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前两章测试.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前两章测试.doc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前两章测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范本,供参考!最新范本,供参考!最新范本,供参考!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前两章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过程中△H<0的是()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2.6.已知:①C(s)+O2(g)===CO2(g)ΔH1=-393.5kJ/mol②CO(g)+eq\f(1,2)O2(g)===CO2(g)ΔH2=-283.0kJ/mol对于反应C(s)+eq\f(1,2)O2(g)===CO(g),ΔH3应为()A.+110.5kJ/molB.-110.5kJ/molC.+221.0kJ/molD.-221.0kJ/mo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4.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两升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NO:0.001mol·L-1B.H2O:0.002mol·L-1C.NH3:0.002mol·L-1D.O2:0.0025mol·L-15.一定条件下将2molSO2和2mol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2molSO2+1molO2B.2molSO2+1molO2+2SO3C.4molSO2+1molO2D.3molSO2+0.5molO2+1SO3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N2,同时生成amolNH3C.每断裂1molN≡N,同时断裂3molH-HD.每生成1molN≡N,同时生成6molN-H7.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3.5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现有0.2mol炭粉和H2组成悬浮气,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2C.2:3D.3:2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右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B.若用50mL0.55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0.50mo1·L—1的盐酸和50mL0.50mo1·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C.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再加进标准液D.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震荡锥形瓶,右手转动活塞控制液滴流速,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T2P1T2P2T1P1t0n(Z)9.反应2X(g)+Y(g)2Z(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10、反应:xA(气)+yB(气)zC(气),达到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再次达到平衡,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右移动C.B的转化率升高D.C的体积分数降低11.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气体和2LY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2Q(g)+nR(g)当反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大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式中n的值为()A.3B.4C.5D.612.反应:A(气)+3B(气)2C(气);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3、1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当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