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薪酬管理1.doc

薪酬管理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点滴体会改革开放三十年,薪酬管理制度从全国统一定级制,演变到中小企业有自主用工定酬权的现在,五花八门的问题由此而生,困扰着中小企业管理者。平日一开会,总有诸如:同行业工资水平比我们要高,车间员工反应很大;白领阶层某部门负责要求加薪;某个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五次三番提工资的事儿。走在路上,你总常听到不是哪个主管因为工资原因辞职,就是公司重点培养的人才到最后也是因为工资待遇而分道扬镳。在食堂用餐,也有员工找你谈谈加班工资的事,真是没完没了。就其原因,这与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也牵涉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本人就如何应对薪酬管理中的难点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薪酬结构也没有通用的标准模式,适合本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就好。在建立薪酬结构的过程中,上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下要周密考察管理层次、产品定位、生产模式、行业水平、所在地区薪酬水平等等。一定不要去模仿别人的薪酬结构,套过来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会带给你层出不穷的麻烦,最后结局多数是失败的。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才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活力。薪酬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合理控制成本以及如何有效激励员工;要做的基本工作有:薪酬调查,确保整体公平性;根据管理结构进行岗位分析,以职责、职能、技术、工作环境、操作难度等的翔实数据作为设计依据;确定薪酬结构的主要组分,例如固定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各类津补贴、企业业绩分享、工龄工资、年终补贴等。第二、薪酬管理必须确定专人负责,内容主要包括招聘定薪、晋升加薪、绩效考核等。专人负责不是一言堂,不然会把所有矛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要根据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及平时注意收集的资料(包括考勤和绩效日常记录在内),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前提下拍板敲定。否则会打破薪酬结构的平衡,带来不断的怨言,优秀的员工将会另谋发展。第三、企业主动给员工加薪。这一点非常重要,主动加薪,主动权在企业,能起到激励作用。而被动加薪,会产生“会叫的孩子有奶吃”,“饱了会说的,饿了苦干的”等苦乐不均,报酬不公的现象。形不成薪酬管理促进员工生产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员工队伍中留下的多是会说不会干的。如何给员工主动加薪呢?可以预先确定薪酬调整的时间,比如一年中的某月。平时要保存好各种考核记录,建立考核数据库。调薪之前要对一年中的考核记录进行收集、整理,会同相关管理人员、工会代表讨论。加薪一定要规避管理者的个人偏好,以职务、职能、工作目标、承担的责任、技能、职业素养等为直接依据。对不一样的岗位,所考核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对管理者的要求侧重于统筹、计划、控制、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侧重于对产品工艺的把握、新产品开发的思路、对产品异常事故的分析等,对销售员的要求侧重于对市场的敏感度、客户的开发、沟通能力等,对操作工的要求则是熟练程度、安全操作技能、是否服从管理以及上进心等。对贡献突出,爱岗敬业,能出色达成工作目标的员工,一定要帮助晋升,在薪酬方面也要达到横向平衡,否则,会造成人才流失。第四、维护薪酬结构的平衡性。对于固定工资来讲,纵向的差距不能太大,横向更不应该有差距。比如要控制同一管理层级、相同技术岗位的固定工资的差距。以绩效考核以及达成工作目标的状况来拉开薪酬差距,并采取末尾淘汰的竞争规则。我所说的维护有两层意思,一是固定工资的结构要平衡稳定,一是以考核绩效拉开差距。让普通和优秀员工得到他们相对应的薪酬。第五、解决好空降兵与元老功臣的薪酬矛盾。企业为了持续、良性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也就要实时引进中高层管理人才,然而引进人才的薪酬往往高于元老功臣的薪酬,这样就造成了老员工的埋怨,造成辞职、怠工、不配合等等负面的影响,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呢?1、对引进的人才必须做好背景、能力方面的考察。还要让老员工了解企业意愿,对企业的大局和决策形成共识。2、引进人才的固定工资与薪酬结构保持一致,分阶段设定工作目标,同时设定与工作目标相匹配的绩效工资。3、帮助引进人才尽快融入管理团队。总之,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主要管理模块之一,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导向,精耕细作,不断创新。不能与其他管理模块隔裂开来,孤立看待,更不能把采取一些应急的方式解决一时的问题,当作良方。比如保密协议、临时调整、被动加薪等等,这样势必破坏薪酬结构的严谨性,从而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009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