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标准品的建立制备原则.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抗生素标准品的建立制备原则.ppt

抗生素标准品的建立制备原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抗生素标准品的建立、制备原则2、同质性标准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组成通常要求和待测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组成完全相同。标准品与待标样品量反应“作用性质”的一致。判断同质性的关键并非其化学结构是否相同,而是其量反应曲线是否平行3、连续性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剂量均以抗生素的效价单位为基础,且在抗生素开发的前期依据其当时测定的效价结果而制定。故抗生素的效价单位一经确定,将一直延续下去,不得改动仿制品种标准物质的效价单位应与该品种原始发明国家标准物质的效价单位一致。抗生素标准物质在改变测定方法时,如四霉素、金霉素标准品在转为含量测定用对照品时,不该动原以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重量计量的效价单位。4、稳定性在保证其“同质作用”的前提下,选用具有稳定固态结构的物质作为标准物质原料。根据此原则,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通常选用其硫酸盐而不直接选用其碱作为标准物质原料;对-内酰胺抗生素,如选用头孢唑林酸而不用头孢唑林钠制备头孢唑林对照品;用阿莫西林三水物制备阿莫西林对照品而不用阿莫西林一水物或阿莫西林钠制备其对照品。抗生素原始基准品的建立:抗生素标准物质命名原则原料结构3、多种名称的命名4、特例抗生素效价单位的确定及问题(2)以纯抗生素制品盐的重量计量效价单位此效价单位中包括了无效盐的成分,从理论上讲是不合理的,但对一些早期的抗生素品种,由于多年来已经习惯于此,如改变原以制品盐重量计量效价单位,则对临床用药的影响较大,故仍沿用。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品种中仅有四环素、金霉素二个品种的效价单位采用这种效价单位计量方法。例如:盐酸四环素的效价单位(C22H24O8N2·HCl)1g=1四环素单位;盐酸金霉素的效价单位为(C22H23O8N2·HCl)1g=1金霉素单位。但对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如盐酸阿霉素(C27H29NO11·HCl)、盐酸依达吡星等,其效价单位也是以其盐酸盐的重量计量效价单位的。(3)特定效价单位2、多组分抗生素效价单位的确定(2)将多个抗生素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以混合组分活性成分的重量确定效价单位。如螺旋霉素主要为含I、II、III三个组分的混合物,其效价单位定义为1g混合物50%的组分I(C43H74N2O14)、25%的组分II(C45H76N2O14)和25%的组分III(C46H78N2O14)=1螺旋霉素单位。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建立原始基准品比较麻烦。(3)多个抗生素组分不定比例的混合物,以混合组分活性成分的重量确定效价单位。如吉它霉素为含有A1、A3、A4、A5、A6、A7等的多组分抗生素,其效价单位定义为1g吉它霉素混合物(C37-42H61-69NO14-15)=1吉它霉素单位。此效价单位类似于特定效价单位,其“溯源性”较模糊,目前新药开发中不鼓励使用。1、有明确溯源—多为进口药品检验用国家原始基准品的建立2、无明确溯源的—如:新药注册中的仿制药:地红霉素、司丙红霉素、头孢吡肟等。3、无量值溯源—新药注册中的国家一类新药,如头孢硫脒1、命名及效价单位确定3、纯度分析抗生素标准物质的标定原则2、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3、标准物质量值传递的质量保证-协作标定方式协作单位职责具备相当的实验设备及符合要求的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协作标定人员:应按协作标定技术要求和sop操作,独立完成协作标定工作。提供符合协作技术要求的测定结果和原始数据。写出协作标定报告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协作人员在无任何确定的试验失误情况下不得随意剔出测定结果。项目负责人:组织并按时完成协作标定工作。对本协作单位的试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写出协作标定报告。将协作标定结果和全部原始资料或复印件以公文和公文附件形式报送中检所。协作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协作结果,或与其他同品种的协作单位核对数据。头孢氨苄对照品协作标定抗生素标准物质的使用由于抗生素是一类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其标准物质都熔封在安瓶中,必须按照抗生素标准物质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和保存,特别应注意低温(5℃以下)避光保存和防止吸潮。个别品种需更低保存温度。抗生素标准品/对照品(效价/含量)的表示方法:以活性成分计,以湿品计,使用时按其标示值直接称量和计算即可,且使用前不需干燥处理。对标准品和含量测定用对照品中易吸湿的品种,建议开启安瓶时一次称量使用,以防止标准物质吸湿造成的误差。剩余样品不易再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