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营养学基础医学知识讲座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营养学概论一、营养学基本概念蛋白质脂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DRI的概念:是在RD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指标:平均需求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由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10月提出的。二、营养与健康(略)三、营养学发展史唐代名医孙思邈非常重视“治未病”,他提出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饮食养生方面,他强调应顺应自然,特别要避免“太过”和“不足”的危害;还提出了“食疗”的概念,他认为食用和药用同样重要,“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药食同源”。(二)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特点:(1)认识到食物与人体基本化学组成,逐渐形成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2)建立了食物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3)明确了一些营养缺乏病的病因;(4)分离和鉴定了食物中绝大多数营养素;(5)1934年美国营养学会成立。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特点:(1)继续发现新的营养素并进行系统研究;(2)不仅关注营养缺乏问题,而且关注营养过剩问题;(3)公共营养(publicnutrition)的兴起。“publicnutrition”1996年JohnMason等人提出,1997年第16界国际营养大会通过。“公共营养是以人群营养状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营养问题的措施,阐述人群或社区的营养问题以及造成和决定这些问题的条件。”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特点:(1)营养学研究领域更加广泛:“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2)营养学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分子营养学(molecularnutrition)”、“营养基因组学(nutrigenomics)”美国《食物疗法协会杂志》预言:“营养基因组学是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上崛起的下一个技术和商业前沿”。(3)营养学研究内容更加宏观:“新营养(科)学(newnutritionscience)”2005.4“TheGiessenDeclaration”“Inaugurationofthenewnutritionscience”——MarkWahlqvist,President,InternationalUnionofNutritionalSciences“新营养科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体系、食品和饮品所含营养素和其他成分,以及它们在生物、社会和环境体系之中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新营养学浅析”——陈君石,《营养学报》2006年第6期2.我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59年、82年、92年、2002年分别进行了第一、二、三、四次全国性营养调查;62年提出了建国后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88年进行了修订,89年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97年修订了膳食指南,98年发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0年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8年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3.能量消耗(energyexpenditure)(2)体力活动(physicalactivity)(3)食物热效应(thermiceffectoffood,TEF)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5.能量的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