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課程目標倫理學基本概念什麼是倫理傳統中華文化西方觀點什麼是道德?倫理與道德是一樣的嗎?用法律或規章代替倫理,可行嗎?道德、倫理與法律法律與倫理的歧異法律與倫理道德的關係(一)倫理的本質超越法律的要求之上1.倫理不似法律般具有公權力的制約和處罰,但倫理可以被視為一種半自願的自我要求。2.專業倫理的產生有部分也是來自社會群體與文化傳的期待,以半自願的方式自我要求。(二)倫理即具有實踐的特性和要求1.倫理學作為一門理論科學2.專業倫理所探討的是專業活動中有關倫理的一切行為,強調實踐的特性。(三)專業倫理必須隨時被檢驗與改進。什麼是倫理學?倫理學又稱為「道德哲學」(二)倫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倫理學分類規範倫理學(NormativeEthics)目的論的倫理學(TeleologicalEthics)效益論義務論倫理學(DeontologicalEthics)義務論(Deontology)德行論的學派(一)依據專業特殊的環境,判斷人類行為舉止的標準加以擴充。(二)是個人在面臨目標、價值觀與組織角色相互衝突時所做的決策,含道德價值。(三)是一種規則、標準、規範或原則,提供特定情境下,合乎道德行為要求與真理指引。(四)是那些以專業組織為主體所構成的倫理關係和法則,是用來規範專業組織內部員工本身,以及與社會大眾或消費者的關係(一)去除惡意(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或他人(二)互惠原則:幫助自己及他人(三)自主:讓有理性的個體在自由知情下做決定(四)正義:公平對待他人(五)效益:盡量增大所有人的福利,減少傷害(六)忠信:遵守自己的承諾和協議(七)誠實:不說謊、詐騙、欺瞞或誤導別人(八)隱私:尊重個人的隱私及秘密道德哲學家將這些原則解釋為一些概念,例如:「傷害」、「公平」等。這些基本道德原則是行為的指導方針,而不是牢固死板的規則。1.天主教教理。2.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台北:七略。3.林火旺,《倫理學》,台北:五南。4.鄔昆如,《倫理學》,台北:五南。5.王臣瑞,《倫理學》,台北:學生。6.周克勤,《道德觀要義》,台北:商務。7.袁廷棟,《普通倫理學》,台北:光啟。8.陳百希,《普通倫理學》,台北:光啟。9.羅光,《實踐哲學》,台北:文景。10.曾仰如,《倫理學》,台北:商務。11.潘小慧,《倫理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文史哲。12.潘小慧,《德行與倫理—多瑪斯的德行倫理學》,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3。13.潘小慧,《四德行論—以多瑪斯哲學與儒家哲學為對比的探究》,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7。14.葉海煙,《中國哲學的倫理觀》,五南‧2002.1。15.何懷宏,《倫理學是什麼》,揚智,2002.1。16.李琪明,《倫理與生活》,五南,2003.1。17.HarryJ.Gensler著,周伯恆譯,《倫理學入門》,韋伯文化,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