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其中(qízhōng)X0给药剂量;Vc为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Xc为中央室药量;Vp为外周室表观分布容积;Xp为外周室药量;K12为中央室药物向外周室转运速率常数;K21为外周室药物向中央室转运速率常数。呈现无吸收二室模型血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图如下:与一室模型的lgC-t曲线图比较,二室模型是由两条斜率不同(bùtónɡ)的直线组合起来的一条曲线。在曲线上有两个相,一个是分布相,一个是消除相。快速静注(Bolus)药物进入机体后,血液中药物迅速分布,按一级分布常数K12分布到外周室,同时(tóngshí)药物以一级消除速率常数K10从中央室不可逆地消除到体外,外周室中的药物同样以一级分布速率常数K21返回到中央室,此时中央室的药物含量XC变化速率等于上述过程的总和:dXc/dt=K21Xp-K12Xc-K10XC(5.1)外周室药物含量Xp的变化速率为dXp/dt=K12Xc-K21Xp(5.2)上述两个线性一级动力学微分方程是二房室模型的基本方程。中央室药量变化率,经拉氏变换(biànhuàn)后有:(5.3)(5.4)外周室药量变化速率经拉氏变换(biànhuàn)有:(5.5)(5.8)式可以(kěyǐ)写成(5..9)二、无吸收二室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模型参数计算公式1.B和β值的求解方法实践证明二室模型中,项随着时间推移,趋近于零,仍为定值,成为单指数,即经过一定时间后,药物分布到达平衡,曲线只剩下(shènꞬxià)消除相,则2.α与A的求解(qiújiě)方法:因为Co=A+B则中央室分布容积(róngjī)把A+B替换得到:总体清除率:根据其定义(单位时间内清除表观分布(fēnbù)容积的份数)有:ClB=K10Vc(5.16)Vc表示中央室分布(fēnbù)容积,K10表示从中央室消除的速率常数,据此可推知,药物在体内达到分布(fēnbù)平衡的分布(fēnbù)容积为Vd,分布(fēnbù)平衡后的消除速率为β。即ClB=Vdβ(5.17)模型法计算二室模型药时曲线(qūxiàn)下面积AUC(5.19)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二)无吸收二室模型参数计算举例:给动物静脉推注药物1000mg(体重36kg)后,取血样测得不同时间(shíjiān)的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shíjiān)数据如下:第二步:取消(qǔxiāo)除相直线段数据,进行直线回归t从中央室向周边室分布的速率常数:K12=α+β-K21-K10=1.05h-1分布半衰期血浆消除半衰期中央室表观(biǎoɡuān)分布容积Vc=Xo/(A+B)≈10.22L参数意义:K12>K21说明药物进入到外周室的速率比外周室回到中央室的速率大、表示药物一部分进入到组织(zǔzhī)中贮存,一部分随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表明药物在血液中衰减速度较快。Vd为2.15L/kg,说明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有可能在某些特殊组织(zǔzhī)中蓄积。第二节有吸收(xīshōu)二室模型一、有吸收(xīshōu)二室模型的建立如果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xīshōu)是服从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在体内按二室模型分布,则药物在中央室和周边室的转运示意图如下:图5-4有吸收(xīshōu)二室模型示意图当t=0,Xa=FX0,Xc=0,Xp=0,对(5.20)、(5.21)、(5.22)组成(zǔchénɡ)的方程组进行L氏变换:(5.23)(5.24)(5.25)解方程得到(dédào)(5.27)式(5.27)取L氏逆变换得到(dédào)(5.28)通过C-t数据可测定模型参数ka、α、β、A′和B′。然后再按下列公式(gōngshì)计算中间转运速率常数。(5.30)(5.31)(5.32)二、有吸收二室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例:某动物(50kg),口服500mg药物后,完全吸收。测得不同时间(shíjiān)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两边取对数(duìshù)后: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作半对数(duìshù)坐标图,以曲线尾段直线段的斜率求出消除相的消除速率常数β,β=–P×2.303=0.084h-1其中P为斜率:P=–0.0365t1/2β=0.693/β=8.24h根据直线的对数(duìshù)坐标lgB′=0.653得到B′=4.50其中C为实测浓度,为外推浓度,为剩余浓度(Cr1),则将求得的外推浓度与剩余浓度列表(lièbiǎo)如下:表5-1口服(kǒufú)二室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求解计算表再以lgCr1对t作图,以此(yǐcǐ)曲线尾段直线相的斜率求出α,(P=–0.103)t1/2α=0.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