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姓名:左光甫【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他们认为开卷考简单,考试时翻书照抄就是了,而真正考试时又经常答错,出现了成绩很难提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消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偏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和学习观,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创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激发思想品德兴趣人格魅力多媒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动力,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学习。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恰当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听课兴趣浓,教学效果好,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其次,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再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人的感情与认知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科任教师的影响。如果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教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教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肯下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显著。反之,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即便该老师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充分,教学设计再好,也难取得应有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厌学、弃学现象的发生。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团结、友爱的良好关系。为了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二、用生动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设计精巧的话,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堂的导入设计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如播放录音、视频片段或放映幻灯片;教师叙述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故事、典故、寓言、笑话等。三、用语言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讲解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讲解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至关重要,它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产生了兴趣,才会愉快、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四、用良好的教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教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要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用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学生不再把思想品德课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既突出了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其手脑并用,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作用,它能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