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7.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毛细管电泳ppt课件.ppt

毛细管电泳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0章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概述电泳法的发展史(Phylogeny):电泳现象早在18世纪就被发现。1909年,L.Michaelis提出“电泳(electrophoresis)”这一术语,他的实验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1937年,瑞典科学家A.Tiselius成功研制出界面电泳仪,并建立了移动界面电泳法,用于人血清蛋白的分离。Tiselius于4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花絮1937年,Tiselius(瑞典)将蛋白质混合液放在两段缓冲溶液之间,两端施以电压进行自由溶液电泳,第一次将人血清提取的蛋白质混合液分离出白蛋白和α、β、γ球蛋白;发现样品的迁移速度和方向由其电荷和淌度决定;第一次的自由溶液电泳;第一台电泳仪;194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界面电泳:在没有惰性支持物的液体接界面上进行的电泳。区带电泳:是在溶液中加入一些惰性物质或凝胶物质作为支持物,泳动物质在支持物间隙中移动的电泳方法。避免对流的干扰。常压电泳:电位梯度50V/cm高压电泳:电位梯度50V/cm传统电泳的缺陷:(1)焦耳热效应:电流通过电泳介质而产生的热效应。使电泳分离介质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溶液对流,从而导致区带展宽,降低分离效率。焦耳热效应随电场强度的增大而迅速加剧,限制了高电压的使用。(2)无法在线检测,定量精度较差。2.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总之,与经典电泳法比较,毛细管电泳法的特点有四个:高效、快速、微量和自动化。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使用75μm内径的熔融石英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和肽,成为高效毛细管电泳划时代的里程碑。至此,出现了毛细管电泳技术。80年代以来,诞生了很多新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如毛细管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88年商品化HPCE问世,高灵敏度柱上检测器的发展使HPCE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HPCE已成为电泳领域发展最快的新分支。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4)应用:二者相互补充HPCE在生物大分子分离方面,在分析速度和效率、样品和试剂用量方面有优势,但在样品制备和定性、定量重复性等方面不及HPLC。1.分离模式多:2.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在3.1min内分离36种无机及有机阴离子,4.1min内分离了24种阳离子;分离柱效:105~107/m理论塔板数;3.操作方便、消耗少进样量极少(纳升),水介质中进行;4.仪器简单、易自动化电源、毛细管、检测器、溶液瓶5.应用范围极广有机物、无机物、生物、中性分子;生物大分子等;分子生物学、医学、药学、化学、环境保护、材料等;20.1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有效淌度:在实际溶液中,考虑离子活度系数、溶质分子的离解程度均对粒子的淌度有影响,这时的淌度称为有效淌度。二、电渗和电渗率石英毛细管表面含有许多硅醇基(Si—OH),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离解使表面带有负电荷。机理:当在毛细管两端加有电场时,双电层内靠近管壁的稠密层中可迁移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由于离子是被水化的,因此,带动管中的液体也随迁移着一起匀速向阴极移动,形成电渗流。总之,毛细管中的电渗流是毛细管内壁表面电荷所引起的管内液体的整体流动。eo—电渗率,单位电场下的电渗流的线速度硅醇基阴离子电渗流的控制:电渗流是毛细管电泳的基本操作要素,为了优化分离,有必要对它进行控制。电渗流的控制要求对毛细管表面及缓冲液的粘度进行调节。(1)电场强度(2)缓冲溶液的pH(影响管壁带电情况)(3)缓冲溶液的浓度和离子强度(影响Zeta电势)三、表观淌度中性分子四、分离效率和谱带展宽影响柱效的因素:(1)n与E成正比,E越大,柱效越高。(2)n与溶质的扩散系数(D)成反比,D越小的分子柱效越高。2.引起带展宽的因素(1)扩散(2)自热(焦耳热)焦耳热通过毛细管壁向周围环境散逸时,在毛细管内形成径向温度梯度(管壁温度管轴心温度)焦耳热和温度梯度的控制焦耳热的大小与毛细管尺寸、缓冲液电导及电场强度有关。操作电压:电压越高,焦耳热越严重。柱内径:是影响焦耳热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径越小,焦耳热的影响越小。通常毛细管电泳采用尽可能小的柱内径。缓冲溶液的浓度:浓度增加,焦耳热增加。目前常采用内径为25~75m的毛细管柱采用外管壁涂层技术。(3)吸附毛细管电泳中的吸附作用主要指毛细管管壁对被分离物质粒子的作用。主要原因:阳离子溶质和带负电的管壁离子相互作用;疏水作用。吸附作用与毛细管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有关。内径越细,吸附越严重。五、分离度对上面的公式处理,可得:20.2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一、毛细管电泳的分类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apillaryZoneElectrophorsis,CZE)中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