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病原菌.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线虫病原菌.ppt

线虫病原菌.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绪论一、本课教学进度安排本课按照教学大纲,总课时数为8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讲课54学时,实验27学时。二、本课主要内容、目的及要求植物化学保护,即化学防治,是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应用化学农药来预防、消灭或控制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有: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各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主要品种的理化特性、防治对象、作用机理以及使用方法;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及控制途径;农药的污染及防治;农药生物测定等。认识、了解农药要求:1.针对一种新的有害生物能找出新的防治方法和药剂2.根据生产需要,用新的防治药剂时能找出合适的施药方法、剂量和时间3.可通过改进使用技术来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4.能相对独立的从事化学防治及毒理学方面的研究三、化学防治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地位(一)农药发展的历史化学农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有机合成农药时代(1940-1970)也称第二代农药。杀虫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1934年)萎锈灵(内吸传导杀菌剂,1966年)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3.第三代农药(1970年至今)仿生合成和特异性农药时期仿生合成特异性杀虫剂(二)今后农药发展的方向1.开发利用生物农药,如植物性农药、抗菌素等;2.研究开拓新的化学防治途径,如性诱剂、激素等的应用;3.人工合成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高的化学农药;4.改进剂型和使用技术,利用水溶剂、微乳剂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量提高选择性,减少环境污染。总之,要符合IPM的要求。(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及化学防治在IPM中所占的地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简称IPM)采用植物检疫、遗传工程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途径控制有害生物的为害,保护植物的一门科学。IPM应避免的两种倾向总之,植物化学保护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占有主导地位。进行有害生物治理时,要从社会、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执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既不能取消化防,也不能把它作为唯一措施。要正确合理恰到好处的使用农药,使农药真正发挥其优点,克服其短处,按照人们的意愿,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参考书1.教材《植物化学保护》赵善欢主编,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92.《昆虫毒理学》赵善欢主编,农业出版社,19913.《杀虫剂分子毒理学》张宗炳农业出版社,19874.《农业害虫抗药性》唐振华等农业出版社,19825.《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杜家伟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6.《杀虫剂环境毒理学》张宗炳等农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