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药炮制技术》教学课件模块一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药炮制技术项目一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药炮制技术1.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含义;掌握中药炮制的发展阶段及中药炮制代表性著作。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和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2.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熟悉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与中药炮制药品标准。熟悉中药饮片生产GMP相关知识。熟悉传统制药原则与方法。熟悉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苷、挥发油、无机成分的影响。3.了解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定义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制药技术炮炙:古代系指用火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现代一般指除净制、切制以外的其他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一)中药炮制的起源萌芽时期:人类早期对药物进行洗净、打碎、擘成小块、锉为粗末等简单加工雏形形成时期:将“炮”“炙”等食物加工方法用于药物加工,炮生为熟,便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充实时期:将酒应用于药物的炮制,并由此开启了辅料炮制药物的先河,丰富了中药炮制的内容。拓展时期:人们将陶器用于浸泡药酒、蒸煮药物以及煅制药物的必要工具,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二)中药炮制的发展1.春秋战国至宋代——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期2.金元至明代——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3.清代——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4.新中国成立至今——中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一、中药炮制的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二、中药炮制的质量标准1.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2.国家局(部)颁药品标准部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局颁标准:《中药饮片质量通则》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品标准一、人员二、厂房与设施三、设备四、物料与产品五、确认与验证六、文件管理七、生产管理八、质量管理九、术语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纯净药材,确保质量2.便于调剂和制剂3.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4.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5.增强药物疗效6.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和部位一、中药炮制的目的7.有利于贮存及保存药效8.矫臭矫味,便于服用9.制造新药,扩大用药品种五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原则五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原则(二)传统制药方法1.制其形2.制其性3.制其味4.制其质六中药炮制的分类一、炮制对药性的影响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3.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二、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四)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五)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八)炮制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九)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十)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模块二净选加工技术项目二净选加工技术1.知识目标(1)掌握净制的目的,能根据药物性状、杂质类型和非药用部位确定适宜的净制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非药用部位去除的原因。(2)熟悉常用清除杂质的方法。(3)了解各种净选机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技能目标(1)明确水选、风选、筛选、挑选的含义和操作要点。(2)明确常见药物需要清除的非药用部位。(3)能准确使用四种方法对杂质进行有效的清除。(4)能合理的选用工具对药物非药用部位进行有效的清除。净选加工又称净制,是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剂、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杂质、非药用部位、霉变品及虫蛀品等,使其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的方法。净制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首要环节。净选加工的目的:1.保证药材的净度和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中药材在采收加工和贮运过程中,常常混有泥沙,残留有非药用部位,出现霉变、虫蛀、泛油等变异现象,影响药材的净度和质量。净制时通过洗刷、挑拣、筛簸、去毛等处理,去除杂质、变异品和非药用部位。如漂净海藻、海带等药材附着的盐分,去除石韦叶背面的毛茸(绒毛)。2.区分不同的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安全与疗效来源相同的部分动植物药材不同的部位,作用各异,需要分开分别药用。如麻黄茎和根、莲子肉与莲子心。3.便于切制和炮炙由于药材的个体大小、粗细长短均有一定差异,所以在饮片切制和炮炙前均须将其进行大小、粗细分类,以便在软化时控制其湿润程度,在炮炙时控制其火候,保证饮片的质量。杂质是指混入药材中的异物,清除杂质的同时也常同步去除霉变、虫蛀、泛油等劣质品。清除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