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典型例题分一、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历史的基本题型之一。历史选择题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知识覆盖面大,一般会占到试卷分值的40%左右;第二,能力考查较全,“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级都能考到;第三,题面灵活多变,有情境式、图文式、材料式等。通过选择题,达到全面地、有效地考查“双基”的目的。1、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侯,叔虞的儿子改国号为晋。晋国的位置是右图中的(B)本题考点是将西周的分封制与山西地方史结合起来考查的。方法是由西周的分封制切入,要求考生知道西周时晋国所处的位置。图中位于河水之东,洛邑之北的地方就是晋国。启示:复习时,在主干知识中,涉及到山西的知识,要做适当的扩展。2、“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如有违者,免所居官。”这条史料反映的是(B)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D、“光武中兴”解析本题考点是“孝文帝改革”。熟悉史料。3、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华儿女以血肉筑起长城”。下列反映这一主题的战役是(A)①百团大战②台儿庄战役③千里跃进大别山④淮海战役⑤渡江战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本题考点是“全民族的抗战和人民解放战争”。识记战争。4、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希腊获得这种赞誉的理由是(A)①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爱琴文明②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曾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③亚历山大东征推进了东西交融④古希腊追求“伟大”、地跨欧亚非三大洲⑤希腊留下了建筑等古典文化遗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本题考点是“古代希腊”。了解古代希腊。5、生产方式的变革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条件。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A、文艺复兴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C、新航路开辟D、“三角贸易”本题考点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条件”。认识文艺复兴、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对资本主义产生的不同作用。6、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A)A、西欧走向联合的过程B、西欧受到“冷战”的威胁C、西欧一体化程度加深D、西欧已统领多极世界本题考点是“欧洲的联合”,是材料分析选择题。分析方法:材料中出现一连串的“时间”,据判断它所叙的是“一个过程”;细看内容,发现其中多是“联营”“共同体”“联盟”等词,据此得出结果是“联合的过程”,故先选A。二、简答题中考历史简答题,主要针对的是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名称、作用、影响、意义。题面设计往往图、表、文并用,直接问时间、名称和意义。通过简答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的能力。简答题对事件的时间要求严格,不能有丝毫差错。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不能写成475年;对事件的名称也有较严的规定,不能随意变更。如“甲午中日战争”,不能够写成“中日甲午战争”;对事件的意义要求则相对较宽松,取“意”者居多。7、写出下列年代尺上A、B、C、D、E、F六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答案A秦始皇统一六国B鸦片战争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D西罗马帝国灭亡E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F俄国十月革命解析这道题考查中外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事件。它给出了“时间”,要求答“名称”,故答“意义”者不能得分。如:与476年对应的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如果答成意义“西欧奴隶社会终结”就不能得分。8、观察地图,写出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四个。(4分)答案占城、满剌加、榜葛剌、古里、木骨都束、天方。(写出无错的四个地名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识图技能。识图技能首要的是能看懂图例。图例所示,小圈代表郑和到过的国家和地区,故写出图中小圈所在地的名称即可。题虽简单,但识图技能的培养却不能不从“小”处着眼。识图技能,还包括对疆域四至的描述,对航行路线的叙述等。9、观察图片,回答问题。(8分)(1)分别说出图片代表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作用。(8分)答案图一《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仪式。(1分)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分)图二万隆会议。(1分)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分)图三上海APEC会议。(1分)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1分)图四欧盟旗帜。(1分)欧盟的成立,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1分)解析各个事件的名称,必须无错;各个事件的意义,只要答出“合作”“团结”“交流”“发展”“联合”等词,都不为错。请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1)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历史事件是。(2)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条件的历史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