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自评报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媒体课件制作自评报告.doc

多媒体课件制作自评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媒体课件制作》自评报告课程简介:《多媒体课件制作》是我院为师范生开设的重点基础课之一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技能使教育与技术相结合提高师范生技能。本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理论、多媒体开发工具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先修课程是《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已熟悉Windows基本操作及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但学生还不能有效的将计算机技术与教育结合根据教学设计原理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课堂教学、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学院于1998年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2003年本课程确定为信息技术系重点课程2004年本课程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2005年本课程获得院级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依据高职教学特点“必须、够用”的原则编制教学大纲、调整理论与实训的比例、制订授课计划、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内容。我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既采用讲解式也采用讨论式。并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手段和方法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开发了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辅助系统使学生在网络条件下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知识建构的主体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导航者和“主持人”。《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次教学任务设计并通过网络教学辅助系统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和协作学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性较强教学效果较好受到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的一致好评。在连续三年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本课程组教师的评价分数名列信息技术系前茅。我们依据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任课教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及同行评价等方式对课程建设的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估。本课程的评估结果为98分符合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标准。具体情况说明一、教学队伍1、学术水平1课程负责人席铁壮副教授现为信息技术系主任广东省政府设备采购评审专家。主持中央“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项目——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负责人。担任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2004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特邀主讲教师2005年“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项目主任。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发表论文10多篇科研项目6项。课程组主讲教师均有5年以上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多人主持院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教学、学述论文多篇。所有教师年终考核为优秀和称职每位教师都多次获得学生评教优秀奖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还获学院教学优秀奖。2、师资结构本课程教学队伍有副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2名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2人。6位教师分别毕业于5所不同高校所学学科有电子技术、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领域。学缘结构合理全部具备“双师”素质。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多为中青年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45岁以上的教师1人45岁到35岁的教师2人35岁以下教师3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83.3。本课程设置有主讲教师4人助教2人另外还有实验教辅人员2人。常年聘请与学院签订教育实习协议的51所小学学校的教师作为本课程学生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校外指导教师。课程组已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制度。课程组教师已全部具备“双师”素质。。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①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校内活动每年开展10次左右并经常参加国内外教研学术会议。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大实践比例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设计内容实行分级教学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③课程组以本课程为依托承办了2005年“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课程负责人为项目主任。该项目提高了全省各地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及多媒体应用能力受到了教育厅的高度评价。④课题负责人是中央“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项目——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负责人。2⑤课程组针对本课程的改革提出多项措施和院级教改课题实施效果良好发表教学论文多篇。我院多媒体课件制作共获得院级56项、省级6项、国家级2项奖项。二、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方面我们依据高职教学特点“必须、够用”的原则重新编制教学大纲、调整理论与实训的比例、改进授课计划。而且还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设计从而大大增强了高职教育中所注重的实操比例。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们将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从原来的面向学科体系走向面向问题体系。打破原来的学科逻辑从问题出发将问题分解为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以任务为核心组织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并将重点放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