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教案【精选】.docx

小班教案_16.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实用】小班教案模板锦集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2.初步感知圆形与生活的人密切关系。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积木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轮子工程师的作品1.(搜集各种带轮子的图片自行车、飞机、摩托车、轮椅、三轮车、小汽车、卡车、火车、旱冰鞋、宝宝车、轮船等)让幼儿天观察这些是什么?哪里有轮子,哪里没有轮子。2.讨论:这里有很多东西都是轮子工程师的作品,轮子工程师就是造轮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轮子。二、观察并思考圆形轮子的作用1.工程师设计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圆形的?2.一个轮子的是什么车,两个轮子的是什么,三个轮子的是什么?四个轮子的是什么?许多轮子的是什么?三、比较圆形、三角形、正方形。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图。有什么地方会用到它们呢?为什么它们不能做轮子?2.如果把圆形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会发生什么事?3.玩一玩试一试看哪些积木能滚动。4.有一次,轮子工程师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子。他想用来干什么呢?原来啊,工程师把坏蛋的自行车和汽车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正方形的,这样坏蛋骑上自行车就摔跤,想开车,汽车一动也不会动。坏蛋都跑不掉了。活动延伸:引导幼儿通过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较认识圆形圆滚滚、无边无角的特征,感知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轮子的自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小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熟练演唱第一段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填词演唱第二段歌曲。2、能用幅度、力度适合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并学会随着乐曲有节奏地表演。活动准备:1、利用下雨天,带幼儿出去听雨。2、歌曲见课程指导。活动过程:1、和幼儿一起回忆下雨天听雨的情景。教师发出哗啦哗啦声,引导幼儿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上次下雨的时候,我们出去听到了雨滴是怎么唱歌的.?大雨怎么唱的?小雨呢?2、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还唱了一首好听的歌呢。教师范唱第一段。幼儿跟唱两遍。大雨唱歌是哗啦哗啦,小雨呢?你会像刚才一样把小雨的歌唱出来吗?(重点引导幼儿区别第5、6、7、8小节的哗啦哗啦和15、16、17、18小节的嘀嘀嗒嗒嘀嘀嗒嗒。)3、引导幼儿用幅度、力度适合的声音和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大雨唱歌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响)我们应该怎么唱?(响亮地唱)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小雨呢?4、幼儿边唱边表演。活动反思: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因此,我设计这个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的目标是:1、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在活动中通过动作、游戏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如在幼儿进行表演唱时通过多种形式:当唱到大雨时,让幼儿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幼儿放下手。表现大雨时,让学生们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学生们坐下来。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整堂活动中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较高,使得活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没有较好的达到。小班教案篇3活动设计背景去年刚到这所学校,那里幼儿园是和小学一起的,环境很差,没有教具,甚至一点都不像幼儿园,教幼儿园的老师也全是小学过来的快退休的老教师们,我来又刚接到一个小班。于是在一次课间时,我发现孩子们还是玩得很开心。于是我去看了一下,发现孩子们在玩手心手背的游戏,于是我就把他当成了一节《玩手指》的课来上。活动目标一: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玩手指游戏和创编故事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师幼一起探究手指的很多玩法。三:通过讲手指故事和玩手指游戏让幼儿体验玩手指的乐趣,从而理解故事内容中的一些动词:爬过、跳过、绕过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玩手指游戏和讲手指故事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探究手指的玩法。难点:探研手指的玩法和理解故事中动词的意义。活动准备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