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体系.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构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体系.ppt

构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体系.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二、构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一)、教育质量的内涵(二)、影响教育质量的条件和因素(二)、影响教育质量的条件和因素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重点,且已成为当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美国早在1969年,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就设置了全国教育进展评估机构(NAEP),以评价4、8、12年级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写作等领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能力。国际社会关于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作为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二是重视基础教育国家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建设;三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保证质量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四是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与学校的教育绩效考核挂钩。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简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强调县级政府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负有主要责任,旨在促进县域基础教育阶段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仅仅建立国家基础教育标准和相应的质量监测体系还是不够的,需要明晰基础教育质量的管理体制,需要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相应的专业支持和督导制度。所以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同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已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并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历史新阶段,因此,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在新的历史阶段必然要承担提高质量、管理质量的职能。(四)、“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成果标志之一,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是对教学过程和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指导、管理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的工作平台,也是地方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学业成绩的数据为切入口,深入分析与教育质量相关的因素,并反馈给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本项目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考查学生学科学习结果,探索基于实证数据的教学研究与提高学业质量的方法,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背景因素。同时将学生学业成绩与各有关教育支持条件作相关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的依据。构建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在保障教育质量的条件支持、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责任研究制定本省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的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明确县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县教研部门等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形成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考试与评价制度、学校教研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建设、配置与共享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与运行机制江苏省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两届参加了该项目,今年是第三届,已积累了省内所有区县、近百万的学生测试和背景问卷数据。摸清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具备了在省级层面系统构建和管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基本工作平台。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该项目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并给予了资金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迈出了在省级层面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制度创新的第一步。06年以来江苏省各级教研部门和一线骨干教师围绕着项目数据的使用和改进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一支研究数据、使用数据的专业队伍。2、项目运行原理3、项目功能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