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抗体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9.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治疗性抗体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

治疗性抗体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治疗性抗体医学知识培训CDR(互补决定区)1.特异性地结合抗原(SpecificcombineAg)是由V区(尤其是V区中的超变区)的空间构型决定的,是可逆的,并受到pH、温度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①aa极大变化的超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或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CDR1—CDR3(各5—16aa):可特异性结合Ag;②框架区(Frameworkregion,FR):为β片层结构,aa序列相对稳定,不与Ag直接结合。2.活化补体(Activatecomplement)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3.结合Fc受体(CombinedFcreceptor)不同细胞表面具有不同Ig的Fc受体,分别用FcγR、FcεR等表示。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由于构型的改变,其Fc段可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1)介导Ⅰ型变态反应IgE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发生脱颗粒,引起Ⅰ型变态反应。(2)调理吞噬作用①抗体在抗原颗粒与吞噬细胞之间“搭桥”,加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②抗体与相应颗粒性抗原接合后,改变抗原表面电荷,降低吞噬细胞与抗原之间的静电斥力;③抗体可中和某些细菌表面的抗吞噬物质;④吞噬细胞FcR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吞噬细胞可被活化。(3)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靶细胞结合后,可与嗜中性粒C、单核C、巨嗜C、NKC等效应C结合,发挥ADCC作用。4.通过胎盘(Throughplacenta)在人类,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作用。三、抗体分子的治疗作用(CureeffectofAb)各种抗体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的诊断、预防及治疗:1、在体外诊断上,用于检测各种抗原,包括感染性病原体抗原、血清肿瘤可溶性抗原、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2、在肿瘤检测方面,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组织表面的抗原结合,起到免疫扫描、免疫成像的作用,优于超声波和核磁共振。3、在预防方面,抗体主要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如流感、乙肝等。2.抗体的治疗应用(CureapplicationofAb)随着抗体制备技术的进步,治疗性抗体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展示了光辉的前景。(1)抗肿瘤作用(Anti-tumor)由于多克隆抗体本身的局限性,所以直到单克隆抗体出现,抗体用于抗肿瘤治疗才真正得以实现,自从1978年成功制备第一株抗黑色素瘤单抗以来(Steplewski1979),出现了抗胃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癌、神经胶质瘤等的单克隆抗体,并于1980年首次在美国开展了单克隆抗体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1983年Miller等报道了一例经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在放疗、化疗及干扰素治疗后,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存活超过了4年。单克隆抗体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①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及补体依赖性细胞溶解作用(CDC)。②单克隆抗体与药物、毒素或放射性物质偶联,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导弹”,可用于导向治疗。③单抗给予T细胞所必需的重要表面信号分子交联的刺激信号和生长信号,体外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tumorspecificcytolyticTlymphocytes,TS-CTLs)可用于特异性、被动性的免疫治疗。(2)抗感染作用(Anti-infection)应用疫苗、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对不能获得相应疫苗的病毒感染,AIDS及一些危重情况,如内毒素休克等则无效)被动抗体疗法主要机制是中和病毒,并已证明抗体在体外及体内中和病毒的效应不依赖于Fc介导的功能和双价的存在,但可能受抗体亲和力影响。(3)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Anti-repellingoforgantransplant)抗体主要通过阻断异体抗原的识别及排斥途径和分子机制中的某一环节,产生免疫抑制效应,预防排斥反应发生。Tc共有的分化抗原CD3(Clusterofdifferentiation)分子及IL-2R对T细胞的活化、增殖起重要作用,因此抗CD3及抗IL-2R工程抗体的研究较为多见。(4)抗血栓形成(Anti-formationofthrombus)封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整合素受体,是血栓性疾病治疗上的突破(Tubeliverst1999)。近年来许多关于抗GPⅡb/Ⅲa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