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第八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1.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第八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1.pdf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第八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第2框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1.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年级八科目思品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授课类型新课【课程标准】二3.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尊重别人的隐私。第8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包括两个项目内容。第二个项目“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是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一、教材分析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与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人格尊严。增强青少年的维权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同时也要养成守法、护法习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学情上看: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要具体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学生才易于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这些权利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情感方面: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二、学情分析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生活背景方面:尚有部分初中学生的文明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有时会发生自己的言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的情况,当事人还以为自己仅仅是在开玩笑,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是违法的,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1、【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能够自觉得尊重他人,三、教学目标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增强尊重别人隐私的法律意识。2、【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能力。3、【知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四、教学重点难重点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点难点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案例:在某外资企业,老板见几名女工正在聊天,便走到正在说话的一名女工面前“啪”的就是一记耳光。事后有人告诉老板、那天正值机器大修,工人不上班,这几位女工是义务来车间搞卫生的。第二天,老板交给被打耳光的女工一个信封,里面装有600元人民币。一些小姐妹听说后,很羡慕这个女工,并说:“一耳光600元,辛辛苦苦要干一个月,每天给他打一下也合算。”学生说一说:你赞成这些小姐妹的想法吗?为什么?生说,师引导、点拨。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五、教学过程设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计3、知道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4、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一)、初步感知学生观察课本P101内容,自己身边有类似的现象吗?你是怎么对待的?有什么启示?生说,师引出人格尊严的概念,生谈对人格尊严的理解,师引导、点拨。(二)、共同探讨1、学生根据民法通则对肖像权的规定,说一说,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表现有哪些?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案例:记者小陶用相机拍下某妇女晾衣服把小树都快压断的照片,并向报社反映,呼吁公民要保护树木花草。该妇女却说小陶侵犯了她的肖像权。学生思考:案例中某妇女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为什么?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2、名誉权3、师出示关于荣誉权的案例:小陈是某市“三好学生标兵”。担任班长期间,在处理班内一些具体事情时,同班主任王老师有不同意见,结果被王老师撤去班长职务。周老师还在班里宣布,小陈的市“三好学生标兵”也被撤消。说一说,王老师对小陈的处理对吗?为什么?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4、姓名权5、师问:青少年应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生说,师引导、点拨。(四)众说纷纭师出示两副图片,学生观察图片:议一议:犯罪嫌疑人有人格尊严吗?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总结:在我国,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犯罪嫌疑人也不例外。(五)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本P103——105内容,回答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生说,师引导,点拨。2、师提问:未成年人有没有隐私权呢?生说,师启发、引导,点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