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大学》导学案 新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大学》导学案 新人....doc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大学》导学案新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三纲”“八目”。2、了解掌握《大学》常识,学习文言知识点。【学习重点】疏通文意,了解“三纲”“八目”,学习文言知识点。【知识链接】1、文化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3、课题释疑《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整体感知】《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①明明德:彰显美好的德行;②亲民:使天下人去旧更新;③止于至善: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八目:①格物:探究事物原理;②致知:获得知识;③诚意:使心意诚实;④正心:端正内心;⑤修身:修养自身;⑥齐家:整治家庭;⑦治国:治理国家;⑧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自主学习】文言基础知识。1、通读全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②知止而后有定()③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④见君子而后厌然。()⑤恶()恶()臭()⑥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⑦人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⑧身有所愤懥()⑨之其所敖惰()()⑩其机如此()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此之谓自谦(通)上恤孤而民不倍(通)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帅:(通)【合作探究】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形。(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其所厚者薄(3)上老老而民兴孝(4)上长长而民兴弟(5)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2、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慈者,所以使众也。(判断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未之有也。()尧舜帅天下以仁。()3、翻译下列文句。(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3)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4)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问题探究】《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结合现实写几句话表达对“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理解。提示: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自主检测】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知至而后意诚B.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D.故治国在齐其家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D.孝者,所以事君也3.下列有关于儒家经典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