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四课时).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四课时).pdf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四课时).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案设计*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百度车琳文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车琳(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第一课时目标透析教学内容: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钠、铝、铁、镁在常温和加热两种条件下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阅读资料了解金属的性质,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实验的态度,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钠、铝、铁、镁在常温和加热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教学难点:用实验探究金属氧化膜的作用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谈话讨论教学进程预习情境【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1、金属的通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钠的物理性质:__色、有__光泽的固体,__的良导体,质__、密度__、熔点__。实验室保存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如何取用金属钠_________________。3、金属和氧气的反应:1学案设计*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百度车琳文库4、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铝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镁条燃烧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镁条与稀盐酸溶液反应课堂帷幕【课堂讨论】(争做课堂主人!)(一)问题引入(3分钟)自五千年前青铜器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以来,铁、铝等各种金属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的铁制品一般要定期涂油漆,而铝制品一般不需要,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二)、问题探究(10分钟)1、阅读教材P46,总结金属具有哪些重要物理特性?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观察教材P46图3—2,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2、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他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三)、实验探究(15分钟)1、实验3—1:观察钠的保存,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新切开的钠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变化?猜想最终会得到什么物质?2学案设计*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百度车琳文库2、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什么现象?试写出反应式?并思考能否用干冰灭火剂、水、泡沫灭火剂来扑灭?3、阅读教材P48“科学探究“栏目内容进行实验,观察铝能否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铝还会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呢?【思考与交流】(张扬个性,展示自我!)(5分钟)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吗?请连线Mg在常温能与氧气反应Fe常温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高温能与氧气反应CuAl高温也不与氧气反应Au结论:(1)比较活泼,次之,_______最不活泼.(2)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其活动性越_______,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其活动性越.实践情境【效果检测】(积极思考,与他人分享!)(7分钟)1.金属钠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放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g·cm-3,推测钠的密度(g·cm-3)是()A.大于1.0B.小于0.8C.介于0.8~1.0之间D.不能确定2.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B.NaClC.NaOHD.NaO23.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O2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3学案设计*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百度车琳文库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5.关于NaO和NaO的叙述正确的是()222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第二课时目标透析教学内容: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与水的反应(2)、根据实验探究和阅读资料了解铁与水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金属与酸和水反应的性质比较教学策略:实验探究、合作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