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病00.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胃病00.ppt

中医胃病.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内科(胃痛)定义定义与西医联系病因病因病机4、病机转化胃痛病机转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寒热转化如寒郁、湿郁日久化热,形成热证,或寒热错杂之证;(2)气血转化初病多在气分,日久深入血分,出现瘀阻胃络之证;(3)虚实转化初期多为实证,邪滞日久可损伤脾胃,其证由实转虚。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3、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入血;以胀痛为主,伴有嗳气,痛处游走不定,属气滞;痛如针刺、似刀割,痛处固定不移,属血瘀。(二)治疗原则(三)分证论治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加味。饮食停滞主症: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症减,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加减。肝气犯胃主症:胃脘胀痛攻窜连胁,嗳气频作,与情志有关,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肝胃郁热主症:胃脘灼痛,泛酸嘈杂,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泄热,理气和胃。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湿热中阻主症:胃脘灼痛,嘈杂,口干口苦,渴不欲饮,纳呆,身体困重,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药:清中汤加味。瘀血停滞主症: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和胃。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主症: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减,泛吐清水,体倦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淡或边有齿印,苔白,脉虚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胃阴亏虚主症: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养胃阴,凉润和中。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味。预后与演变平时要注意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和精神方面的调摄。做到饮食有时,勿饥饱无常,忌贪食生冷,少食辛辣煎炸之品,戒除烟酒嗜好。尽量避免烦恼忧虑及情绪紧张,以防其伤肝损脾。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在春秋季胃病好发之时,尤当重视。在发病时宜进易消化之食物,病情较重适当卧床休息。对于合并呕血或便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随时注意出血量的多少及其颜色,同时观察患者面色、神识、肌肤的温度,以防急变。小结习题:1、胃痛的概念是什么?2、引发胃痛的原因有哪些?3、胃痛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4、胃痛分几型,治法,方药各是什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