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试题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美学原理试题 (2).doc

美学原理试题(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选择题(60分)1、“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是谁说的?(3.00分)A.雷古勒斯B.屠格涅夫C.托尔斯泰D.贝拉克2、哪个不是20世纪50年代对自然美的性质主要的看法?(3.00分)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D.以上三点都不是3、在西方,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3.00分)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希勒4、《大趋势》的作者是?(3.00分)A.约翰·林伟B.约翰·凯奇C.约翰·奈斯比特D.约翰·比特5、最集中的表现林黛玉的人生感的是哪段?(3.00分)A.《葬花词》B.《红豆曲》C.《西厢》D.《枉凝眉》6、“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来源于哪部作品?(3.00分)A.沈德潜《唐诗别裁集》B.宗白华《美学散步》C.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D.黑格尔《美学》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谁说的?(3.00分)A.庄子B.孔子C.韩非子D.孟子8、“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是谁说的?(3.00分)A.王羲之B.王国维C.杜甫D.席勒9、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3.00分)A.刘勰B.欧阳修C.苏轼D.刘梦龙10、哪个不是审美的人生?(3.00分)A.爱的人生B.创造的人生C.诗意的人生D.自由的人生11、“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3.00分)A.席勒B.海德格尔C.吉卜龄D.费尔巴哈12、“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是谁说的?(3.00分)A.王国维B.胡适C.俞伯平D.张竹坡13、西方传统哲学中“真正的世界”有三种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谁的“物自体的世界”。(3.00分)A.黑格尔B.康德C.费尔巴哈D.休谟1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3.00分)A.义B.反叛C.情D.孝15、德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3.00分)A.规范性B.熏陶性C.感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A、规范性16、“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是谁说的?(3.00分)A.梯利希B.席勒C.黑格尔D.汤因比17、“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3.00分)A.席勒B.费尔巴哈C.黑格尔D.海德格尔18、《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3.00分)A.王国维B.梁启超C.叶朗D.朱光潜19、人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的美育?(3.00分)A.4B.5C.6D.720、“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谁说的?(3.00分)A.朱熹B.邵雍C.程颢D.程颐判断题(40分)1、《哈利·波特》的作者是罗琳。(2.00分)是否2、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2.00分)是否3、现在一般认为,脂砚斋与曹雪芹是同一个人。(2.00分)是否4、美感不是体验而是认识。(2.00分)是否5、“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是魏源说的。(2.00分)是否6、“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出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2.00分)是否7、“自由女神像”的作者是巴第。(2.00分)是否8、美育的根本目的是指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2.00分)是否9、唐朝的乾陵是李承乾的陵墓。(2.00分)是否10、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2.00分)是否11、“人体到处都显出人是一种受到生气灌注的能感觉的整体”选自《自然学》。(2.00分)是否12、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2.00分)是否13、“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是《红楼梦》中的枉凝眉。(2.00分)是否14、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2.00分)是否15、古希腊的美是一种单纯的、完整的、和谐的美。(2.00分)是否16、《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英雄人物在命运的捉弄面前,用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这种品质,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撼、激动,使得观众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2.00分)是否17、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个类型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2.00分)是否18、人生的三个层面是日常生活的层面、事业的层面、审美的层面。三者是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2.00分)是否19、在中国当代出现了一场美学大讨论,这场美学大讨论是从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