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3篇)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3篇《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篇1: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常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按角分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并会正确地作三角形的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和分类。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和画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1、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请你说说看,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形状是三角形的?2、画一画:请你在纸上任意画几个三角形。3、议一议: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得到):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理解:三条线段、围成、封闭这些词的意义。看一看: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和()个角。出示:(1)用力拉一拉,你发现什么?(三角形不会变形)(2)说明: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3)请你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二、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和高出示一些三角形:(1)你能不能给上面的三角形分分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如果学生分不出,可做适当的`引导。)(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1、6一类:三个角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2、4一类:有一个角是钝角:叫钝角三角形;3、5一类:有一个角是直角:叫直角三角形。(3)可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三种三角形的关系: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师画三角形的高。说明: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或对边延长线)画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注意:(1)高要用虚线表示,并且标上垂直符号;(2)底边的延长线也要用虚线表示。讨论:(1)一个三角形可以作几条高?(2)请找出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3)作哪类三角形的高时,需要延长底边?三、练习1、P75第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篇2:《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唤起内驱,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自由呼吸的课堂,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引发思考。感知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并表达出来。体会三角形的高和底的相互依存性。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学段,内容包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特征、定义、高和底的含义,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多边形,学好本课将会为以后学习习近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数学课标解读中说: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有助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我善于强调现实背景,联系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常运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猜想)、作图设计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联想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关系。2、方法与途径: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3、情感与评价:认识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我们玩一个猜图形游戏好不好?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什么形?没有角,像个车轮转转转,像个钟面圆又圆什么形?三个角尖尖的,三条边直直的,三角三边紧相连什么形?提问: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过三角形?出示:关于三角形的图片并欣赏。揭示: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三角形的稳定性决定了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身边熟悉的物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探索新知活动一:认识三角形1、激趣:想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出示要求:(1)用你手中的学习材料,做出一个三角形。(2)小组成员比较所做的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点。2、操作: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3.交流:指名某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