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部工作计划(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务部工作计划(完整版).doc

医务部工作计划(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务部工作计划(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2021年医务部工作计划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部将以“三甲”医院为标杆,围绕“三甲”医院评审的工作要求,提出2021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一、医政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即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死亡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19项核心制度,同时规范落实转院转诊制度及院外会诊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章可循,服务过程程序化、标准化。2、医疗技术风险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为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警示责任人,确保医疗安全、医生安全的目的。制定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医疗技术损害,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3、对实施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定期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按照我院手术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对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4、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按照新技术建档制度对新技术的技术原理、实施方法、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场所等条件,运行情况、评估、中止,患者例数、病情、并发症、记录在案,及时整理归档。二、质控管理: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按照“三甲”的要求完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实施、考核及改进措施。2、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工作,扩大路径病种范围。修订完善临床路径相关文本。2021年年底已发展新的临床路径病种60余种,达到市卫生局要求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计划到2021年将临床路径病种发展到80种,住院病人临床路径管理率达到30%。3、加强急诊危重病人管理。4、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5、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缺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6、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配合医疗安全办进行责任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7、临床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a、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加强环节医疗质量监控与管理,强化核心制度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3)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落实医院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4)加强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b、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重点监控。(1)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根据手术科室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授权。(2)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及时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3)严格执行卫生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指南。(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规范麻醉辅助用药的监督管理。8、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及质量监控。(2)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处理预案,落实各种预案与措施。(3)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9、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落实首诊负责制,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科间配合密切,保障患者医疗服务连贯性。(2)保障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安全备用状态。(3)急诊医护人员急救技术操作熟练,对急诊医护人员不定期进行急救技术考核。每年组织1次急救技能培训,进行2次急救演练。(4)急诊抢救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及时、完整。(5)配合医技科室做好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覆盖医院各临床科室所诊治的病种。检查病理科室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记录、病理讨论记录。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抽查影像诊断报告书,审查其规范性及准确性。检查放射科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防护措施,进行放射安全事件应急演练。三、院感管理:1.继续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对外科手术部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