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精品【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每段的中心句,梳理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生自主学习案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一、〖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借助工具书,会读会写生字词。2、搜集作者和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3、熟读课文.梳理课文结构。引入: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片和音像,由学生谈自己所见所感反馈预习成果,师补充纠正。〖合作探究案〗——升华学科能力(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1整体感知,知己知彼1)、本文是()说明文。也可是()说明文。说明对象:()2)、对象的总体特征:()3)、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还注意了哪些细节?4)、本文结构特点:()5)、说明顺序是()。具体是从()到(),从()到(),从()到()。2、苏州园林美点追踪(精读3-----9段)请用“苏州园林很美,美在层次,你看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撞上一面大镜子,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展示你所找到的美。苏州园林很美,美在(),你看()。3、请你为苏州园林写几句宣传语。例如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1、明确学习目标。2、师生交流学习说明文的方法。3、课件展示说明文相关资料。4、寻找苏州园林美点:学生自由读文圈划出文中语句加以说明。5、组织交流、评价。6、小组讨论:宣传苏州园林。7、师生共同总结本基恩、内容。二、〖课堂练习〗——技能拓展应用,搭建金级平台。1.第二段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层次”,四个排比分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你还有别的思路吗?学生独立完成,反馈纠错。体会说明文结构的严密性,和多样性。三、〖拓展延伸〗——情感体验,主题升华。小作文:我的校园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可用逻辑顺序,也可用空间顺序,也可二者穿插使用。字数为150字。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夏老师的一个亲历的故事。这个故事除了表现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引起读者对盲人群体乃至所有残疾人的关注,呼吁健康人应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本文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察到他们内心的情感变化。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小学阶段的过渡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但能够学到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也能受到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设计理念: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2、创设一个充满爱的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自由化的课堂情境,设计谈话导入,诱发兴趣,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等环节。3、设计读的训练,以读贯穿始终,并重视读的过程和落实语言实践的过程。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读、同桌互读、默读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快速理解文章大意,认识文后8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的阅读活动中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盲道上的爱”,加强奉献爱心、关爱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关爱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准备:课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提问: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孩子吗?2、师:因为我们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父母、家人的关爱,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我们的周围却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看不到万物的美丽,与我们相比他们是不幸的',但他们却在一条普通的盲道上,寻找到了爱的足迹。现在就请跟随老师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我们一同感受一下盲道上的爱。3、出示盲道图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按着默读要求,再读课文,并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出序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