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营养教育医学知识培训一、营养教育的概念和主要工作内容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由此可见,营养教育主要指通过营养信息交流,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也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一)主要对象(二)主要内容(三)营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技能二、营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正面临着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微量营养素缺乏仍是城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钙、铁、维生素A的缺乏最为突出。城乡居民贫血患病率达15.2%。另一方面,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营养教育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干预活动,提供人们改变不良膳食行为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服务,普及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膳食行为与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面临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时,有能力做出有益于健康的选择。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营养教育具有多途径、低成本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营养知识水平、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以及预防营养相关疾病切实有效,对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三、营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了使膳食指导简便易行,美国农业部最早提出了乳酪类、肉鱼蛋类、果蔬类和粮谷类的食品分类法,以后每五年颁布一次膳食指南。2000年版的最新膳食指南包含三大要点,即以健康为目的、建立一个健康的基础、理智地选择。近年来,针对营养过剩的实际,美国农业部、卫生部又对膳食指南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提出了食物金字塔,将各种食品分为四大群六小群,并按摄取量大小排列成金字塔形状。通过这种形象化的展示,目的是让大众知道每天应该多吃什么、少吃什么。食物金字塔由美国政府定期颁布并作为健康膳食推荐使用。现行的食物金字塔推荐美国人应该吃2-3份肉制品(包括肉、家禽、鱼、干豆、蛋和坚果),6-11份面包、谷类、米或面食等。美国人最为关注的一个营养建议就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但忽略了降低整个能量的摄入。他们的脂肪供能比例由1977年的40%降到了1995年的34%;但因为能量的摄入在增加,膳食脂肪的绝对摄入量实际增加了13%。可见,美国营养教育的一些教训在于:①大部分营养信息不是来自营养教育工作者,而且,并非所有“单一营养信息”均有益健康。“少吃脂肪”如果不和“减少能量摄入”一起使用,将有可能是有害的信息。②肥胖的预防不能只通过控制膳食,而必须与运动相结合。2005年美国新版的膳食指南已把体力活动放到了显著的位置。2.日本的营养教育日本的消费者协会、营养指导员和营养咨询室等经常通过电视、广播、出版物普及营养知识,引导人们科学消费、揭穿虚假广告。在日本,有各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营养书籍,这些书籍中营养教育的内容多用非常生动的图解演示,不仅有小麦、玉米和红薯等常见食物的图片,而且对这些食物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分、矿物元素等的含量均有标识。这样的营养图使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某种食品哪方面营养素过多,哪方面营养素不足,有助于进行科学的膳食搭配。为指导人们在日常膳食中均衡营养,日本厚生省在参考美国做法后,根据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把食品群分为六类:第一类:鱼、肉、卵、大豆类;第二类:牛奶、乳制品、小鱼、虾、海藻类;第三类:黄绿色蔬菜类;第四类:其他蔬菜和水果类;第五类:粮食、薯类;第六类:油脂类。由于六群分类法比较复杂,日本就把所有的食品按其颜色印象分成三类,称之为三色食品。即:①黄色食品:指粮谷类、坚果类、薯类、脂肪和砂糖等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原料。②红色食品:即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的食物。③绿色食品:即水果、蔬菜、海藻类等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食物。在日本的大学食堂宣传和实施三色食品的营养管理,指导学生每天掌握吃多少红的,多少绿的,多少黄的食品。当学生选好饭菜后会得到一张包含所点菜肴的价格与营养点数的饭菜账单。3.中国的营养教育2)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多层面营养宣教对广州儿童KAP的影响及效果评价的研究”。对1500名儿童、家长及老师分别进行讲课、咨询,发放、张贴营养宣传材料等形式的营养教育。营养教育前后相比,家长、老师、学生营养认知较有很大提高,其中以教师提高最显著;食物选择及消费趋于合理;儿童挑食、偏食、零食不良行为得到改善。3)北京大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