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常用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常用版).doc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常用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1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学位授予单位(盖章)名称:甘肃中医药大学代码:10735名称及级别:中医博士申请专业学位代码:1057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年月日填说明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二、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三、除另有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以及与本单位签署全职工作合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合同尚在有效期内)的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兼职人员不计在内;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署名第一单位获得的成果。四、本表中的专业学位领域(方向)参考《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中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方向)填写,填写数量由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领域(方向)数量来确定。五、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近五年”的统计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六、本表中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七、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八、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页码依次顺序编排。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本表复制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九、本专业学位类别获得学位授权后,本表格将做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材料之一。Ⅰ专业学位简介I-1专业学位简介中医学科是我校最早设置,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学科坚持医、教、研并重并举,着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已成为甘肃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区域经济社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医学科现为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国家卫计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2个省级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和13个省级重点专科。1990年中医学所属二级学科针灸推拿学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覆盖13个二级学科硕士生培养点;2003年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含中医硕士专业学位),2021年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独立设置,涵盖中医内科、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中医五官7个二级学科;2021年获批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21年获批设立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较完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医学科立足西北,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与时俱进,传承创新,突出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紧紧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坚持以甘肃中藏药和道地药材临床应用研究、敦煌医学研究、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和郑氏针法等为重点和突破口,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同时,积极发挥临床优势和特色,凝练出了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中医药防治心系疾病,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药防治骨伤疾病,中医药防治妇、儿科疾病,皇甫谧针灸医学及郑氏针法应用研究等6个稳定的临床研究方向。学科多年来紧密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科优势承担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任务,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留学生教育。已有27年硕士生、3年博士生的独立培养经历,共招收硕士生1129人,博士生19人;合计毕业硕士22届(其中中医专硕11届),授予硕士学位849人(近五年毕业419人,含专硕212人),现在读硕士生326人(专硕192人);2021年全面推进住院医师规培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近两年两所附院还面向社会招收中医住院规培医师200人。近40年来,学科立德树人,汇聚人才,聚焦创新,着力服务,为甘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培养的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中医药领域的领军或骨干人才,在科技创新、临床工作、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I-2专业学位领域(方向)与特色(不分领域或方向的专业学位可不填)专业学位领域(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方向)、特色与优势(限200字)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临床研究(1)围绕西北地区肺系疾病常见多发,立足中医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