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隐性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体育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隐性教育.doc

体育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隐性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隐性教育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周庆功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正在急剧转型,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尤其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表现特别明显。黄希庭、郑涌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教育部对10个省市124所高校统计,近几年来学生辍学总人数为8301人,因心理障碍辍学5842人,占辍学总数的70.38%,心理专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心理问题在学生中随学历升高呈倒金子塔排列状态,到了研究生阶段出现“井喷”现象。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门对此也十分重视,要求每个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尽管如此有些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根据若干大学生咨询机构的老师反映,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比例如此之高与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如此之少两者极不成比例,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在此不一一分析。但有一点我认为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国大学生对心理障碍认识不足,常常把它误认为精神病或其它不可告人的病症。不敢主动面对心理咨询老师。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就是挂了牌的“医院”或“诊所”它是公开的,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隐秘的,当一个学生带着一个隐秘的问题去一个公开的场所,再向第二个人公开自己隐秘的问题,这就是高校大多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学生人数与学生实际心理障碍人数极不成比例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这一对矛盾提出一些缓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隐性教育的概念、特征及运行机制1.1隐性教育的概念隐性教育的提出主要是人们发现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有形教育外,存在着一种看似无形的教育对受教育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也随着之出现了。关于隐性教育的概念,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视角不同而缺乏同一的定义。本文就几种有代表的研究进行概括:所谓隐性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为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验,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迁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