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案《三个儿子》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个儿子》教案1教材分析:《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课文写了三个儿子看到他们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时的不同表现。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儿子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自己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从而告诉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3、理解老爷爷的话“我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启发教育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儿歌《好妈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2、播放歌曲《好妈妈》3、师:欣赏完这首儿歌,能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呢?4、生交流。5、师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妈妈呀!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6、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老师从歌曲导入和学生的生活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渴望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检查生词,初读课文并质疑1、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请看大屏幕,大家还认识它们吗?(1)生小声地读一遍(2)抽学生认读(3)开火车读2、师:同学们真棒,词语读得真准确!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个地方是你最不明白的?3、生读课文后交流。4、师:对呀!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老师也搞不明白,为了弄清原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学习课文,相信等学完了课文,你们一定会明白的!【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是抓住学生的主要问题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为线索展开分析,培养的学生敢于质疑,能够带着问题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朗读感悟,解决疑问(一)自由朗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划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句子。1、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2、质疑:从你们找到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前两位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而第三位妈妈却没有)3、品读前两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她是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你的?她在表扬你的时候,心情怎样?她是怎样夸你的,你能学一学吗?师: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妈妈的角色,试着读一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来夸一夸她们的儿子吧!(分小组自由地练读。)(1)小组代表比赛读第一位妈妈的话。(2)评价。(3)师总结。(可从语气和表情上体会、感受)(4)再次自由地读,可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妈妈的自豪。(5)男、女生比赛读第二位妈妈的话。师:这一次,我听到了妈妈的自豪,老师也为她们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4、品读第三个妈妈的话(课件显示)(1)师:两位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位妈妈是怎么说的呢?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表现出第三位妈妈那平和、谦虚的心态。(2)师范读。(3)生试着读一读。(4)齐读。【设计意图: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系实际,指导重点句的朗读。并且师生互动、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二)三位妈妈提着水回家去,为什么走走停停呢?听老师范读第8自然段。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发现了什么?2、从文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或感受到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3、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沉重吗?4、齐读。师:三位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是多么辛苦呀!同学们,如果是你提着这么重的水,此时,你最希望出现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读,找动词,换词比较,体会到文中用词的准确,教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三个儿子》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直接揭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