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细胞部分的修订建议韩贻仁粟翼玟(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由于近几年来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高中生物课(Mphase)相对应的名词,M为mitotic的代称。本(《生物》全一册)尚有一些内容和词句有待斟酌,例如5),‘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建议改写在用词更新,叙述恰当,概念明确等方面还有改进的余理由: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是细胞生命实体不可缺少地。我们愿在此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供将来修订《生物》的组成部分,因而细胞是1个统一的整体。不能给学生课本时参考;也与讲授现行《生物》课本的生物教师切磋1个似乎细胞核重要,细胞质不重要的印象。没有细胞研讨。下面我们就根据2000年版试验修订本,针对第二核的细胞质不能生长、分裂;没有细胞质的细胞核同样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也不能生长、分裂。要知道,在进化过程中,细胞核是细育,冒昧直言。敬请同行专家评论指正。胞后来进化出来的;1建议更新的名词6),‘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四、原核细1)细胞膜(cellmembrane)改用质膜(plasmamem-胞的基本结构’。brane)过去细胞学家把细胞表面的膜称为细胞膜。现理由:不适于将原核细胞的内容包括在‘三、细胞核代细胞生物学家为了将细胞表面膜区别于细胞中其它的结构和功能’项下。应与真核细胞内容并列,单独立膜,而改用‘质膜’一词专指细胞表面这层脂双层膜;节;2)核膜(nuclearenvelope)应称为核被膜核被膜7),右倒14~13行,‘其主要成分与真核细包括两层单位膜,即内膜和外膜,不宜将核被膜称为核胞的不同。’→‘其主要成分与植物细胞的不同。’;膜(nuclearmembrane);8),倒7行,‘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3)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matrix)细胞质基质体。’→‘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组染色体。’;指除细胞器以外的物质,笼统地指核外与质膜间的液态理由:用‘套’指单倍体染色体数(chromosomeset),和颗粒物质,定义不够确切,已弃置不用。现起用细胞质‘组’泛指单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染色体数(chromo-溶质(胶)(cytosol)一词。所谓细胞质溶质是指细胞质中somecomplement);除膜性细胞器以外含有大、小分子的水溶液。有溶胶态9),第8~9行,‘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与凝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细胞骨架的变化有关,因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在中心体的每个中心粒附而细胞质溶质也包括细胞骨架,特别是肌动蛋白丝;近分别装配产生了一个新中心粒,从而使细胞中形成了4)着丝点(centromere),现定名为着丝粒;两对中心粒。’;5)蓝藻(blue-greenalgae)改称为蓝细菌(cyanobac-第10行,‘在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一组中心粒teria)过去所称的蓝藻约起源于30亿年前,是原核生的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在物,在结构和进化谱系上与细菌近缘,是一类结构复杂细胞分裂过程中,两组中心粒分别各移向细胞的一的细菌。它含有光合膜,是最早出现的光合细菌,具有固极。’;定和的能力。藻类为真核生物,故在分类上现第12行,‘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发出CO2N2···已把属于原核生物的蓝藻称为蓝细菌。若干条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2概念宜明确10)建议在第2段之后增添二倍体的概念,1),图2-1中的图注1.‘叶的细胞’建议改增加一段:‘体细胞间期核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每一对为(以下用箭头‘→’表示)‘叶肉细胞’。图中可增加细菌互为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基因组成上和蓝细菌的模式图;完全相同(性染色体例外)。生物种类不同,染色体数大2),图2-2和图2-3中的标注‘细胞质’→都也不相同,如果蝇4对,人23对,洋葱8对,水稻12‘细胞质溶质’;上方的‘内质网’→‘光面内质网’,下方对。由此可见,每个体细胞中含有两套染色体,这种细胞的‘内质网’→‘糙面内质网’;‘核膜’→‘核被膜’;‘细胞称为二倍体细胞。二倍体染色体数用2n符号表示。’膜’→‘质膜’;理由:增加单倍体和二倍体的概念,可为后面讲解3),段标题:‘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和遗传部分奠定基础;‘真核细胞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1),建议将减数分裂的内容从第五章移到4),第8行,‘染色的有丝分裂间期的此页的无丝分裂内容之后介绍,以便于使学生建立系统⋯⋯,’→‘染色的处于间期(interphase)的⋯⋯,’。概念。在减数分裂内容中介绍单倍体概念;理由: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是与有丝分裂期12),第3段,第3行,‘在正常情况下,原癌2002年第37卷第3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