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3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pptx

专题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二、专题综述三、考向预测四、复习策略道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提供了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也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尤其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和“和谐”思想,更是被世界人民景仰和推崇。2.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理解(1)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3)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4)韩非子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根据现实的变化来制定政策,这种主张变法革新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因而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例1[2010·上海历史]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名师点津]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几乎每年都有命题考查。命题主要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集中考查对道、墨、儒、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理解考查。如2010年山东文综第9题对墨家思想、浙江文综第13题对道家思想、北京文综第13题对韩非子法家思想的考查;2009年海南历史第1题对荀子主张、上海第2题、2008年海南第2题对法家思想的考查等。今后复习应继续重视儒、墨、道、法四家的主张及各家主张的异同点的分析比较,从时代特征上理解认识各家主张。►探究点二儒家思想地为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原因2.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在新的形势下,汉初实行的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汉代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作用。3.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原因宋明理学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吸收了佛学、道学的一些思想,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更加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因而备受统治者推崇,成为宋代以后的官方哲学。4.明清儒家思想受批判的原因(1)明清时期,封建统治日趋强化的同时,封建统治也出现了危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更需要一种约束人们行为、消磨人们反抗意识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2)明清时期,封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着封建自然经济,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需要强化儒学正统地位,需要一种对儒学改造以适应统治者统治人们的奴化思想。[名师点津]儒家学说发展演变具有时代的特征,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高考特别重视从当时历史现象中命题考查对儒学演变和地位变化原因的考查。如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13题对董仲舒君主专制理论的考查、海南卷第3题对董仲舒改造儒学著作的判断考查、2008年上海卷第11题对儒家思想对教育影响的考查等。复习时应该分析当时的社会现象与儒家地位变化的关系,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探究点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的比较例3[2010·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名师点津]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成熟和定型的标志,也是高频考点之一。命题主要是从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宋明理学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命题考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