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单元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茂学****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单元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第11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单元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测试卷(十一)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D.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解析:选C据材料看不出百家争鸣是否进入顶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交流融合而不是文化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游走讲学”“士人游宦于列国”司空见惯,这体现各区域间的交流频繁,反映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加强,故C项正确;苏秦、张仪是战国纵横家,而看不出儒学地位问题,故D项错误。2.(2019届福建莆田二模)《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这表明荀子()A.倡导礼法并施B.强调君主专制C.主张重视人治D.具有法治精神解析:选C材料“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中的“君”指统治者,但不是君主专制下的君主,故B项错误;材料“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强调人治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强调法治对人治的依赖,故D项错误。3.(2019届湖南怀化一模)战国后期,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这反映了()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解析:选B《吕氏春秋》只是体现了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整合,而不是统一各学派,故A项错误;吕不韦召集门客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整合,适应了战国后期,诸侯争霸,国家统一的趋势,并实现长治久安,这体现了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故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百家争鸣”基本上结束,故D项错误。4.(2019届四川南充三模)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作出调整解析:选D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而不是背离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故C项错误;材料“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反映了儒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作出调整,故D项正确。5.(2019届广东汕头二模)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性的理据反映()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B.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C.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D.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解析:选B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错误;材料“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体现的是东汉延续了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故B项正确;西汉灭亡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故C项错误;“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6.(2019届河南洛阳二模)隋文帝曾多次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D.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解析:选D复兴儒学是士大夫的一种追求,但是并不能得出是士大夫的首要任务,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势,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张相矛盾,故错误;《隋书》所记与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旨不一致,说明当时佛、道影响力较强,故D项正确。7.(2019届北京朝阳二模)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章句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章句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艺单元整合提升课课件-岳麓版1
星级:
3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0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
星级:
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 第33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
星级:
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4单元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艺 第43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
星级:
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专题1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第31讲 百家争鸣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
星级:
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艺 第33讲 宋明理学(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
星级:
4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单元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
星级:
6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专题1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
星级:
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 第3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
星级:
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 第39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含解析)
星级: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