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供参考!精选范本,供参考!精选范本,供参考!工业地产简析一、工业地产的概念、特点、开发模式(一)工业地产的概念工业地产泛指具有工业类使用性质的所有毛地、熟地,以及在该类土地上的供工业制造使用的建筑物及其他附属物的统称。作为有别于住宅地产、商用地产和综合类用地以外的第四类性质的用地,工业类土地上可建的建筑物的用途范围通常包括:工业制造标准厂房和非标准厂房、仓储物流用房、货物堆场、工业配套用房和用于工业研发类的楼宇等。(二)工业地产的特点工业生产的集中化、工业厂房要求的高标准化、生产与资产经营的专业化等催生了工业地产。因能够快速启动、以收入抵偿支出、并能够在抵偿支出后有剩余,工业地产从而具备“大投资、快启动、提供增值服务、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四大特性。(三)工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工业地产常见的开发模式主要有如下四种:1、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工业园区开发模式,是目前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最常使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也是我国目前工业地产市场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开发并不属于简单意义上的工业地产开发,而更多的是基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百姓就业等各种综合因素考虑而设置的。各类工业园区作为本地区国内外经济的交汇点,是我国价值链中具备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器。其主要特性表现为:此类工业地产开发都是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通过创造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条件营造园区与其他工业地产项目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出让等方式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工业发展项目。2、主体企业引导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是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企业,为实现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与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通过获取大量的工业土地,以营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在自身企业入驻且占主导的前提下,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等方式引进其他同类企业的聚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打造及完善。3、工业地产商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其他地方获取工业土地项目,在进行项目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房产项目的营建,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管理,最后获取合理利润的地产开发模式。4、综合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是指对上述的工业园区开发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由于工业地产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和涉及经营范围较广的特点,既要求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在投资方面能跟上开发建设的步伐,还要求具备工业项目的经营运作能力的保证,因此,单纯采用一种开发模式,往往很难达到使工业项目建设能顺利推进的目的,必须对工业园区开发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等进行综合使用。二、影响中国工业地产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有利因素1、国际产业转移和工业体系全球化随着工业体系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或服务转移到海外,再把产品纳入旗下的全球供应体系,形成供应链的重组,全球的工业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度加快,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价格低廉,在工业全球化格局中比较优势明显,工业制造企业纷纷崛起,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品加工厂。2、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在很多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虽然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所致。正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和目前产业环境的改变,各级政府开始把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当成主要经济工作来抓。包括成都、重庆在内的许多二、三线城市正在积极备战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大对接。3、市场需求巨大众多外资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在中国建设生产基地,给工业房地产带来了稳定持续的客户群体,而国内工业制造业的崛起更是蕴育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工业地产需求市场。4、投资回报率高目前国内工业地产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保守估计在8%以上,好的项目能达到9%,甚至高达17%左右。如果仅从标准化厂房的投资建设来看,工业用地的年限是50年,以现时建标准厂房来计算,年回报率大约在12%-16%,回报率较高。5、融资渠道有望拓宽2008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与房地产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两点,分别是《意见》的第一部分,即“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和《意见》的第五部分第十八条,即“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即REITs)是一种以租金收益为标的的融资产品,普通住宅项目不能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形式上市,以持有物业为开发模式的商业或工业地产企业将从中受益(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