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04-—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

1204-—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目编号:1204使用时间:2013-12-10年级班级:姓名:组内评价:老师评价:科目:语文编号:1204使用时间:2013-12-10年级:高二班级:姓名:组内评价:老师评价:学案装订线第二单元第四节梦游天姥吟留别编制:审核:分管领导:【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2.鉴赏“梦游”的意境;3.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独立研读课本P22--P24;思考自主探究问题,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课本重点问题做好标记和勾画,标注关键词。2.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今日赠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预习案【知识准备】1.我们都学过李白的哪些诗?请写出诗的题目。【教材助读】走进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预习导学】1.整体感知诗词,梦,总有个入梦前——梦中——梦醒。我们可以再详尽些,试用四字纲要来表述其游程(要求每句纲要中都含一“梦”字):提示:入梦缘由——()——()——()——()这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情节线索,我们将其用一条线连缀起来成(山形).【预习自测】1.=1\*GB3①学生注意正音。天姥()瀛()洲剡()溪渌()水屐()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訇()鸾()觉()时之枕席=2\*GB3②、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烟涛微茫信难求信:越人语天姥语(yǔ),云霞明灭或可睹或:势拔五岳掩赤城拔:我欲因之梦吴越因:脚著谢公屐著:(zhuó),迷花倚石忽已瞑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殷: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惊:三:文言知识点:古今异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2)名词用作状语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3)使动用法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我的疑惑】探究案【合作探究】探究一:(一)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二)请同学们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探究二:(一)此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规律总结】【拓展提升】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明显点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表现他与唐王朝决裂,体现他傲岸不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D.诗人描绘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