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docx
上传人:Ja****20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通用14篇)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篇1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根据词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感受古诗的魅力,产生热爱古诗词的感情。教学难点★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字卡、赞美春天的古诗。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揭示诗题1、播放春景图,诵读有关赞美春天的古诗。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暖花开,春光无限,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写下了赞美春天的是诗,你们能背几首?(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为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做铺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第三首。相机板书古诗,教师范读。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激发朗读的兴趣:想读一读吗?那快快把书打开吧,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读呢?遇到困难可怎么办呢?2、指名读,随机正音:好了,就读到这,我发现呀,同学们读的特别认真,一定能读的很好吧,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词语)3、有几个词语悄悄地从诗歌中跳了出来,想考一考大家,能不能被他们难住啊?出示词语卡片“黄鹂、翠鸟、翠绿、鸣叫、船长、时令、千古绝唱”等。4、下面请你拿出字卡,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然后互相考一考。5、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如“鹂”、“鸣”、“鹭”对比识记。如“含”、“令”、“岭”,分别含有“今”和“令”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记忆。结合旧字认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识新字。如:色—绝、天—吴运用字理识记“绝”、“鸣”、“令”。6、巩固生字:这回都学会了吗?敢不敢开火车读?听好要求:站起来的同学读一遍生字,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当火车检验员,看一看小火车开得怎么样?(猜字游戏,摘苹果等)三、指导写字1、观察本课生字,说一说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个?2、师范写“船”:把“舟”字旁和“舟”字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横变成提,且右边不出头。右边的部件是横折弯而不是横折弯钩。3、生书空,描红。4、观察“令、含、岭”三个字,说一说应注意什么。5、师范写“含、岭”,生书空,描红。三年级语文《绝句》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1、学习“绝”字。齐读课题。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1:分析字的结构。生2:猜字谜。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2、区分“绝”和“决”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1)任何事情都不是对的,只要下定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定,去谱写自己妙的人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师范读。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齐读。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如:(鹂: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翠:绿的意思。)(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