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优秀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优秀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优秀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1、[注释]鹭:一种水鸟名,鹭鸶。西岭:指岷山。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停靠。2、[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颜色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湛蓝的青天,四种颜色给人以深入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委婉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活力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贴切生动;“千秋”点出工夫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靠着,但这停靠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优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靠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旱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机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入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成就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期背景、杜甫简单生平和他的几篇著作。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本人的话说出诗的意思,领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3、激发先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味,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四、教学预备:1、多媒体课件。2、先生课外自在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五、教学过程:(一)、欣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先生汇报寻觅春天的播种。2、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言语描绘春天的美景。(二)、进入第一章《快快乐乐地学》,学习古诗:1、读古诗。(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先生谈谈听后的感受,领会诗歌欢快的意境。(2)谁知道杜甫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请先生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本人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活力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全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2、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点,了解学习情况)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成绩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打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先生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我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帮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6、朗读、背诵诗歌。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7、先生自在朗诵绝句(迟日),考虑诗句的含义。8、先生质疑答辩,讨论解疑。9、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10、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先生独立学习为主。)(三)、进入第二章《轻轻松松地听》,欣赏诗歌: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工夫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如今我们大脑里的小管家必然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先生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先生学唱的愿望。)(四)、进入第三章《开开心心地唱》,先生唱诗: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2、自在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五)、认识诗人,了解诗作: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