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病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心肌疾病心肌肥厚、扩张、纤维化、坏死。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第二节冠心病危险因素学说二.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血脂(二)炎症炎症与冠心病CRP与冠心病多因素分析(三)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第三节.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一.历史演变二.传统心肌酶谱(二)LD及同工酶LD及其同工酶常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肝细胞中主要为LD1,在肝实质病变时常出现LD5>LD4,但由于正常血清中LD5含量很少,不少病例就是出现同工酶异常LD5>LD4时,总LD活性仍为正常,故LD同工酶检查阳性率远高于总LD,一般在胆道疾患或梗性黄疸早期未累及肝实质时,不出现LD5>LD4,仍为LD4>LD5。值得注意的是,在骨骼肌疾病和损伤时,也会出现类似变化,临床上诊断各型肌萎缩也常测定LD及LD同工酶,早期常为LD5升高,但在晚期LD1和LD2也升高。临床检测急性心梗LD肌同工酶的应用原则(三)CK及同工酶2.CK测定方法CK-MB测定方法和试剂盒很多,同一标本不同实验室往往结果不同。从测定原理来分,可分为测酶活性与酶质量两大类方法。第一类方法先用物理、化学和免疫等各种手段将CK-MB和其它同工酶分开,然后根据酶的催化活性测CK-MB浓度,用活性单位/升(U/L)或百分比报告结果。测酶质量方法则是利用CK-MB的抗原性,根据抗原抗体反应测CK-MB酶蛋白浓度,单位为μg/L。两者结果有时不一致,因为如酶变性失活但仍保留抗原性,此时用测酶活性的方法结果不高,但用测质量方法可以增高。80年代早期德国学者根据此结果认为AMI患者血中存在着灭活的CK。但最近用改进方法测CK-MB,发现两法差异不大。国内普遍使用测酶活性方法,目前较多使用电泳方法分离CK-MB。电泳法特点是准确可靠,当出现一些异常同工酶如巨CKⅠ、巨CKⅡ等,从电泳图谱上很容易发现,并可通过光密度计进行定量测定,不会将CK-BB和各种异常同工酶误认为是CK-MB而误诊。其主要缺点是灵敏度较差。CK测定的临床意义此酶测定主要用于早期诊断AMI和判断溶栓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特别在无Q波型AMI,此时心电图无Q波变化,常需其它检查来协助临床医师诊断和鉴别诊断AMI。目前有些国外学者认为在诊断AMI不需要同时作许多酶,只要单测CK一项即可。CK测定的优点CK测定的缺点心肌肌钙蛋白2.肌钙蛋白的作用机制(二).心肌肌钙蛋白T(三).心肌肌钙蛋白I2.cTnI的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或除外AMI,这种实验诊断指标并可作为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的重要标志物。敏感检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存在病人发病后CTn在血中的高浓度可保持6天-2周,有较长的诊断时间窗。溶栓后再灌注。确定心肌再灌注,作溶栓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3.心肌肌钙蛋白的评价优点敏感度高于CK,能检出微小损伤特异性高于CK窗口期较长双峰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与否肌钙蛋白浓度与心肌损伤范围有较好的相关性缺点损伤6小时内敏感度较低窗口期长,近期再梗死诊断效果差四.肌红蛋白(二).临床应用Mb是AMI的早期指标,敏感性较高,升高时间早。发病后1-2hMb浓度迅速增加。早于CK-MB和肌钙蛋白。有急性症状的病人,如果4h内Mb水平不升高,AMI的可能性是极低的。AMI确诊后Mb可作为预测发生再梗塞的指标。Mb半衰期为5-6h,在发病后的第一天内即可返回到基线浓度。当有再梗塞时Mb则又迅速上升,形成“多峰”现象,这种状况反映了心肌缺血和冠脉再梗塞以及得到再灌注的一种指标。五.在探索中的肿瘤标志物六.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三).心肌缺血的标志物(四).急性心梗标志物应用的几个问题(一)3.心脏标志物的决定限4.再灌注5.手术前后的急性心梗6.方法学研究7.心脏标志物的应用原则第四节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生物化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