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题型一.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应考题型一.ppt

应考题型一.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析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形成的,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也可以理解为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冲量,所以选项A对,B错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气体的温度降低,但由于不知气体的体积变化情况,所以也就无法判断气体的压强是增大还是减小,故选项C错误;气体的压强不但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还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即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故选项D错误.答案A2.(2009·北京·1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1.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解析图中记录的是每隔一定时间微粒的位置,既不是微粒的运动轨迹,也不是其速度—时间图线,更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故选D正确.考查热力学基础理论3.(2009·全国Ⅱ·16)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解析右边气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隔板不再平衡,向左移动,使右侧气体对左侧气体做功,由于隔板和气缸均绝热,使左侧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因此左侧气体的压强也增大,当隔板再次平衡时两边压强均增大了,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右侧气体对左侧气体做了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小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故选项D错误.答案BC考查玻尔原子理论4.(2009·全国Ⅱ·18)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3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图3解析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最小值ΔE=E2-E1=-3.4eV-(-13.6)eV=10.2eV>3.11eV,由可判断,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最大波长比可见光的最小波长还小,因此选项A正确;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发出的光子的能量范量有重合的范围,因此,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有可见光,也有非可见光,故选项B错误;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范围为:0.66eV≤ΔE≤1.51eV,比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小,由ΔE=h可知这些光子的频率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故选项C错误;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光子的能量为ΔE=1.89eV,在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之内,故选项D正确.答案AD考查核反应理论5.(2009·广东·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关于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聚变反应发电解析该聚变反应释放了能量,是因为发生了质量亏损,A、C错;该聚变反应产生了新原子核H,B对;目前核电站都是用重核裂变发电的而不是用轻核聚变,D错.从以上各地高考题可以看出,高考对本部分知识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在热学、原子物理四部分中,每年至少要考三个部分.题目主要是知识板块内的小综合,四部分间综合的题目不会出现.这一点与新课程区非常相近.预计2010年将延续以上特点.本部分知识考查的点非常分散,但以下是几个热点:分子动理论与气体实验三定律的简单应用;核反应和能级跃迁,因此复习时既要通览教材,又要注意抓住主干知识.对命题热点问题深刻理解,熟练掌握.1.(2009·衡水中学第二次模拟)如图4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则位于正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mB.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C.另一分子从A向C运动过程中,它将一直加速运动D.另一分子从A向C运动过程中,分子势能逐渐减小解析由于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ab为引力,cd为斥力,交点表示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力为零,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