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Ch1绪论Ch1绪论Ch1绪论Ch1绪论Ch1绪论Ch1绪论Ch1绪论1.1观测误差1.1观测误差1.1观测误差1.2测量平差的研究对象1.3测量平差简史及发展1.4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Ch2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2.1偶然误差的规律性统计表偶然误差的特性由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偶然误差具有下列特性:1、有界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的限值,即超过一定限值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2、聚中性:绝对值较小的偶然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大;3、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4、抵偿性: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即例2: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观测了421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应等于180度,但由于误差的影响往往不等于180度,计算各内角和的真误差,并按误差区间的间隔0.2秒进行统计。由概率论知,该曲线是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曲线。高斯在研究误差理论时最先使用了这一分布,所以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测量上通常将正态分布作为偶然误差的理论分布。或者说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式中:和为参数。由密度函数知,偶然误差为正态随机变量。所以又称偶然误差为随机误差。下面来看参数和是什么。对正态随机变量求数学期望:作变量代换,令得因2.2正态分布由以上推导知,参数和分别是随机误差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它们确定了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由知,随机误差的数学期望等于零。由正态分布知,正态分布曲线具有两个拐点,这两个拐点在横轴上的坐标为方差的几何意义是:方差是正态分布曲线的拐点横坐标。2.3精度及其衡量精度指标精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形象描述4、衡量精度的指标精度虽然可以通过直方图或分布曲线的形状来描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麻烦,且不能用一个数字来衡量其高低。为此,人们希望通过一个数字来偶然误差的离散程度。能反映偶然误差的离散程度的数字称为衡量精度的指标。这样的数字很多,比如:4.1、方差和中误差设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观测误差,则其方差定义为:2.3精度及其衡量精度指标4.2、平均误差设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观测误差,则其平均误差由之绝对的数学期望定义,即:因为所以由上式知,不同的,对应着不同的,于是就对应着不同的误差分布曲线。所以平均误差也可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既可通过以上等量关系来计算平均误差的估值:也可由下式计算之:4.3、或然误差当观测误差出现在之间的概率等于二分之一时,称为或然误差(如图),即令,则有由概率积分表可查得,当概率为二分之一时,积分限为0.6745,于是可得中误差与或然误差的理论关系:2.3精度及其衡量精度指标2.3精度及其衡量精度指标2.3精度及其衡量精度指标4.5、相对误差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本身之比,称为相对误差,常用表示。本章小结2、一个事实不论观测条件如何,观测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3、基本假设在本课程中,我们假设观测误差为偶然误差,即不含系统误差和粗差。换句话说,我们假设观测误差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4、统计规律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的限值,即超过一定限值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为零;绝对值较小的偶然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本章结束!3.1观测向量及其方差—协方差矩阵3.1观测向量及其方差—协方差阵3.1观测向量及其方差—协方差阵3.1观测向量及其方差—协方差阵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3.2协方差传播律6、应用协方差传播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测量实际,正确地列出函数式;(2)全微分所列函数式,并用观测值计算偏导数值;(3)计算时注意各项的单位要统一;(4)将微分关系写成矩阵形式;(5)直接应用协方差传播律,得出所求问题的方差——协方差矩阵。3.2协方差传播律权的概念权是表征精度的相对指标,指观测值所占的比重,精度越高,比重越大。权的定义权与方差成反比权的意义,不在于其数值的大小,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示例13.3权及定权的常用方法3.3权及定权的常用方法1、协因数与协因数阵协因数即为权倒数。3.4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3.4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3.4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本章小结:1、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定义2、协方差传播律(线性和非线性)3、应用协方差传播律所应注意的问题4、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5、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测试题测试题本章结束!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