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测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测试题.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测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测试试卷全等三角形第1题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若≌,则=()A、B、C、D、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A.三条边对应相等。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C.两角的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3、如图,OA=OB,OC=OD,∠O=60°,∠C=25°则∠BED的度数是()A.70°B.85°C.65°D.以上都不对4、如图,AB=AD,AE平分∠BAD,则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A、2B、3C、4D、55、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作为判断△ABD≌△BAC的条件是()A.∠D=∠C,∠BAD=∠ABCB.∠BAD=∠ABC,∠ABD=∠BAC第5题第3题_E_D_C_B_A第4题C.BD=AC,∠BAD=∠ABCD.AD=BC,BD=AC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6、已知△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3,EF=4,则AC=.7、把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如图,若测得AB=5厘米,则槽宽为厘米.8、如图,AB=AC,要证△ABD≌△ACD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填1种即可)。9、如图,在等腰Rt△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于D,若AB=18,则△BDE的周长等于.第8题1第7题第10题_D_C_B_A第9题EDCBA10、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ADEBC三、解答题(一)(每小题6分,共30分)11、已知:AD=AE,∠B=∠C,证明:AC=ABBADFEC12、已知,AE=BF,AC∥DB,AC=DB,证明:CF=DE13、小兰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请问EH=FH吗?14、如图,在中,是上一点,交于点,,,AD与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ADBCFEACBDFE1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2)证明:四、解答题(二)(每小题7分,共28分)16、如图,D,E,F,B在一条直线上,AB=CD,∠B=∠D,BF=DE,求证:(1)AE=CF(2)AE∥CF。CDEFAB17、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1)求证: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18、如右图,已知BE⊥AC于E,CF⊥AB于F,BE、CF相交于点D,若BD=CD.求证:AD平分∠BAC.19、如图,已知点在线段上,SKIPIF1<0,请在下列四个等式中,①AB=DE,②∠ACB=∠F,③∠A=∠D,④AC=DF.选出三个等式,其中两个等式作为条件,另一个等式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予以证明.(写出一种,填序号即可)CEBFDA已知:,.求证:.证明:解答题(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0、有位同学发现了“角平分线”的另一种尺规作法,其方法为:(1)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M、ON于点A、B;(2)以O为圆心,不等于(1)中的半径长为半径画弧交OM、ON于点C、D;(3)连接AD、BC相交于点E;(4)作射线OE,则OE为∠MON的平分线.你认为他这种作法对吗?试说明理由.21、初二(1)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延长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Ⅰ)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2)方案(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3)方案(Ⅱ)中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Ⅱ)是否成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