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院前急救和心肺复苏院前急救(现场救护与途中转运)一、概念二、目的三、特点四、原则五、常见病种的院前急救心肺复苏院前急救首先介绍下几个概念事故现场救护车到达最初目击者急救医师现场急救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ICU专科病房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人)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生命链”是近十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20世纪80年代后,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普遍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发达的城市、社区都有面临着一个相同而又急迫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危重急症,尤其是冠心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猝死,意外伤害事故,现场急救及时与否与病人生命得失攸关。从发病一开始到获得有效的医学处理,存在着一系列的有规律步骤。这个抢救序列,用“生命链”这个词予以描述。“生命链”有五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因为对猝死抢救应争分夺秒,越早实施,效果越好。即:早期识别与激活EMSS、尽早CPR、快速除颤、有效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生命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的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第一环节——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这个环节中,要包括对患者发病时最初症状的识别,鼓励患者意识到危急情况,呼叫当地急救系统,给EMS或社区医疗机构拔打电话。在专业急救人员尚未到达现场之前,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措施,以便不失时机地进行救护。第二环节——尽早CPR是病人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越早效果最好。几乎所有的临床、研究都表明,“第一目击者”(家人、行人等)若具有心肺复苏的技能并立即实施,对患者的生存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也是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前,病人能获得的最好的救护措施。第三环节——快速心脏除颤早期心脏除颤是最容易促进生存的环节。在救护车甚至消防车内要有心脏除颤器这一装备。越早采用心脏除颤,对病人和复苏意义越大。第四环节——有效高级生命支持对于任何一个心脏骤停的猝死病人,抢救的基本内容都是心肺复苏。如果专业救护人员赶到,越早实施“高级生命支持”对病人的存活就越有利。事实上,心脏除颤的早期采用,也是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之一。第五环节——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概念目的特点原则常见病种的院前急救一、概念(最早的抢救)急救医学把急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院前急救、急诊处置和ICU观察。所谓“院前急救”阶段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在院前急救期间,第一发现/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守候在病员身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医生将会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病员的病情,延长病员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发现/救援者,因此,也有必要了解院前急救的目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处置原则。院前急救呼叫模式:香港999英国999美国911德国112西班牙311中国120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2.时间紧急3.流动性大4.急救环境条件差5.病种多样复杂6.以对症治疗为主7.体力强度大四、原则(一)急救原则1、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区2、先救命后治病(蓝黄红黑)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4、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5、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二)院前急救的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2.先复苏后固定3.先止血后包扎4.先重伤后轻伤5.急救与呼救并重6.先救治后运送7.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三)院前急救注意事项1、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3、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