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再认识.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再认识.ppt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再认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要内容1.中药注射剂发展历史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重大事件回顾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双黄连事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3.参麦注射液。有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严重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死亡。严重过敏17例,死亡一例。4.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有药疹、呼吸困难、寒战、发热、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血管性刺激疼痛。不良反应10例。5.莪术油注射液。为过敏样反应、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221例,死亡一例。6.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皮疹、头晕、胃肠道反应、过敏样反应等。不良反应50例。7.双黄连注射液。为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包括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剥脱性皮炎、甚至死亡。过敏反应28例,致2人死亡。8.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新鱼腥草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新鱼腥草素钠。06年的鱼腥草事件,造成44人死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逐年增加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原因3.2引起ADR的中药品种及发生例数构成比3.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用药方法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上大多注明在使用该药时需要加一定液体量稀释方可应用,按照说明书执行是比较安全的,而超出用药浓度则易出现不良反应。多药并用当合用数种针剂时,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与机体之间的作用,改变了一种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了药物药理效应或毒性效应。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联合用药品种越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反复用药药物进人体内后,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而引起变态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反复用药数量多、时间长,发生不良反应机会就会增加,中药注射剂都有用药疗程,超剂量或长期应用也易导致蓄积中毒。机体因素中药不良反应常与患者体质有关,患者因年龄、性别、体质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开始减退,药物代谢的速率减慢,都易发生不良反应。过敏性体质的病人易引起药物过敏反应,也是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工艺因素中草药注射剂提取工艺非常复杂,制备过程中混杂有微量不纯成分,使用过程中可能与输液中的成分反应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加,进而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4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5.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5.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5.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5.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5.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6几点建议结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