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策略研究.doc

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策略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策略研究——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本文为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西部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08XYY020)的研究成果之一。黄中习【摘要】本文认为壮族人民行文说话有复式思维的特点,比较分析汉壮民族的复式思维句式与英语民族的直线思维句式之差异,认为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文体结构最大特点是骗偶重述句式,并举例说明壮族文化典籍中骈偶重述句式的三种英译方法。【关键词】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布洛陀》引言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语言是工具,又是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每种语言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背景,不同语言之间尤其是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往往在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参照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著名的“语言世界观”论断,我国学者潘文国也认为,“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1页。笔者认同潘论观点,即语言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文字体系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关于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连淑能、潘文国等学者多有论述,指出了汉英民族思维差异及其句式特征、表现方法、修辞手段、思维习惯及语体风格的特点。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英民族思维方式及语言句式差异是个有待研究的新领域。在研译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壮汉英对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骗偶重述是《布洛陀》句式的最大特点,充分体现了壮族复式思维的特征和偏爱对称的审美观念,也是英译《布洛陀》的重大难点之一,值得深入探讨。汉壮民族的复式思维与英语民族的直线思维汉壮民族的复式思维方式日本学者古田敬一曾指出:“日本的俳句,没有任何形式的对偶格。这是因为日本人多是直线思维,不像中国人用复式思维的缘故。他所说的复式思维,就是一句话说完了,还要用另外一句话再重复一遍……就适合复式思维的内容表达方面来说,一个好的文体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它要两两对立,一式到底;没有回复,不作停留,要有一体连贯的顺畅表达。第二、对立两句的句式长短,要前后一律,符合人们视觉上整齐美观的要求;第三、对立两句的句式长短,要能灵活变化,长短随意,不受限制,以适合不同内容、不同场景的需求。第四、相对词语的用法,要有讲究,要有技巧,但不能既定在某一层次之上,要适合不同阶层、不同人士的需求。”参见黄中习《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中朱承平所作的的序一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又见朱承平的“略论复性思维与对联文体”,载《对联—民间对联》2005年第4期第7-8页。汉族复式思维在汉语行文上体现为骈偶对仗的大量使用。骈偶对仗历来是我国诗文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学的庄严殿堂,先秦散文,汉代骈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明清八股文及对联,无不如此。壮族人民行文说话有复式思维的特征和偏爱对称的审美观念,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特点之一。由于历史地理上的原因,加之很久以来壮族先民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其语言文化深受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壮族先民创造的古壮字就是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识音会意的方块字。可以说,包括壮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偏好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及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重视事物成双配对的对称和谐。讲究对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大至宫殿陵寝、庙宇神社,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日常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左右对称。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骈偶文化,人们对骈偶联对的喜爱,融汇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无所不在。壮族麽经手抄本、《布洛陀经诗》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诗句行文不跨行,一行文字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动词时态变化很少,极少使用连接词,语气助词不多,句尾没有标点,修辞手法多样,这些是古代壮文的语法特点。从复式思维方式角度考察,我们发现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文体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骗偶重述的句式。行文常常是每句五言,有的两两成对,有的反复重述,大多句子押腰脚韵。这样的句式使用频率很高,堪比汉语典籍的偶对用法,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布洛陀》的篇章句式多以反复式发展的螺旋型结构对一种意思加以开展,大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反复论证”的作用。其句式的语法功能或是表示突出强调,或是出于延伸押韵,有的词语并非确指,而是泛说。例如,《布洛陀》第八篇《祖王与罕王》有很多骗偶重述的句式例子(例子中前面是拼音壮文,后面是汉语译文):例1:Ienbohmehgangjhaemz父母说话狠毒成仇家;Iennanghlaeng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