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和效应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1)药物作用(Drug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细胞(xìbāo)间的原发作用。(2)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药物与机体作用所引起的机体机能或形态的改变。是机体反应的表现。药理效应:兴奋(excitation,stimulation)、亢进(augmentation):原有功能水平的提高。抑制(yìzhì)(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原有功能水平的降低。2、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可通过(tōngguò)不同的方式对机体产生作用:(1)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全身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药物直接对它所接触的器官、细胞(xìbāo)产生的作用。间接作用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他器官的效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可以直接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但心率反射减慢。3、药物作用的特点:(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只对某些器官或组织或病原体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作用较小或不发生明显作用。例:强心苷对心肌细胞的兴奋作用苯巴比妥对中枢的抑制作用药物对不同脏器产生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与药物结构特异性和剂量有关。药物的选择性高,药理(yàolǐ)活性也高,使用时针对性强;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常多。(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对因治疗(etiologicallytreatment):用药(yònɡyào)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或称治本。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用药(yònɡyào)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症状,或称治标。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ADR):1)副作用(sideeffect):指药物在治疗剂量(jìliàng)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特点:药物固有的作用,可以预料,难以避免。原因: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2)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是指药物在剂量(jìliàng)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特点:危害大,可以预料和避免。原因:用药剂量(jìliàng)过大或用药时间长。3)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到最低有效浓度(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yàolǐ)效应。苯巴比妥催眠次晨头晕、困倦。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4)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重。也称反跳(Reboundreaction)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急剧升高。避免措施:逐渐减量。5)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机体接受(jiēshòu)药物(半抗原或抗原)刺激后,发生的异常的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reaction)。特点:不可预知,与药物剂量和疗程无关,常发生有过敏体质的人。原因:有致敏原(药物本身或代谢物;药剂中杂质等)6)继发反应(secondaryreaction):在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上继发的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继发性感染(二重感染)及出血等。11第二节药物作用(zuòyòng)的量效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一.量效关系:药物的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的关系(即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量效关系。1、无效量:药物剂量过小,不产生效应的剂量。2、最小有效量(阈剂量):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3、最大有效量: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剂量。4、极量(jíliàng):国家药典规定的药物允许使用最高剂量。5、治疗量(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jíliàng)小的剂量。6、最小中毒剂量:机体出现中毒的最低剂量。7、致死量:出现死亡的最低剂量。表示(biǎoshì)药物的安全性,其数值越大安全性越高。第三节药物作用的原理或机制一、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xìngzhì)如:抗酸药中和胃酸以治疗溃疡病。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而解毒。甘露醇提高血浆渗透压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等。二、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如铁盐、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还有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三、参与或干扰细胞的代谢抗癌药通过干扰细胞DNA或RNA代谢过程;还有磺胺类、喹诺酮类,干扰细胞核酸代谢过程。四、影响生理递质或激素如:影响递质的合成,摄取,释放,灭活五、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