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观人民大会堂第1教时.docx
上传人:篷璐****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观人民大会堂第1教时.docx

2022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观人民大会堂第1教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观人民大会堂第1教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教学难点: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今天我们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翻开书看课文。三、默读课文1.读前提出要求:(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拟句子: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比拟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华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表达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局部的特点来写的。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4.总结性提问: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六、作业设计: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内容总结〔1〕三年级语文教案——参观人民大会堂第1教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