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课件.ppt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目录一、服务对象二、服务内容(一)预防接种管理-建卡、建档续上预防接种卡(大卡)&信息系统个案客户端打印预防接种登记簿功能打印界面客户端打印预防接种卡功能打印界面信息系统资料永久保存书面资料儿童:满6周岁后至少再保存15年新生儿、成人: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预防接种登记簿/预防接种卡已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地区,日常工作中可以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档案逐步取代预防接种卡(簿),但不得代替儿童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登记簿/卡不得取消,各预防接种单位应对满6周岁且已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打印存档,保存不少于15年。(一)预防接种管理-接种通知与接种单位(一)预防接种管理-档案整理(一)预防接种管理-查缺补漏客户端新增查漏补种功能可对随访情况进行登记每次进入客户端会提示查补情况(二)预防接种(二)预防接种-接种前的工作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或补充免疫方案等,确定受种对象。受种对象包括:本次受种对象、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者。清理预防接种卡(簿)或通过信息系统建立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根据预防接种记录核实受种对象。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发挥乡村/社区医生的作用。采取口头预约、书面预约、电话联系、手机短信(微信)告知、邮件通知、广播通知、公示告知等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接种单位根据各种疫苗受种人数计算领取或购进疫苗数量,做好疫苗领发登记。运输疫苗的冷藏箱(包),应根据环境温度、运输条件、使用条件放置适当数量的冰排。冷藏箱(包)中疫苗的放置底层:脊灰减毒活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等放在冷藏箱(包)的底层。中层: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上层: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等严禁冻结,要放在冷藏箱(包)的上层,不能直接接触冰排。其他疫苗按照使用说明规定的温度,参照上述要求放置。疫苗储运的温度要求疫苗存放要求疫苗贮存不规范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1.1倍准备相应规格的注射器材注射器使用前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器材:准备7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检器材: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注意要在有效期内)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和75%乙醇的使用规定(二)预防接种-接种时的工作《山东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试行)》对整体环境、房屋面积、各室(区)设置、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均有要求预防接种场所公示相关资料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第二类疫苗除公示上述内容外,还应公示疫苗价格、预防接种服务价格;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等;不含商业宣传的科普资料。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核对受种者姓名、出生日期及预防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有误或变更的,应及时更新。对不符合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对因有预防接种禁忌而不能预防接种的受种者,预防接种人员应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上记录。告知:应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如实记录告知情况。受种者自愿选择第二类疫苗时,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方式及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预防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询问的内容;当怀疑有健康问题时,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决定是否接种。预防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设备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设备的次数。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疫苗瓶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使用说明规定严禁冻结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白破疫苗等,冻结后一律不得使用。检查含吸附剂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未用完的疫苗废弃要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预防接种操作前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三查:①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②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③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①姓名、②年龄、③疫苗品名、④规格、⑤剂量、⑥接种部位、⑦接种途径。按照正确的接种途径和接种剂量实施规范操作。预防接种操作-接种途径示意图预防接种后及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