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江苏专用课件:第十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6讲.pptx
上传人:一吃****新冬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5.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江苏专用课件:第十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6讲.pptx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江苏专用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6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4.影响(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运动。(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知识点二先秦诸子思想学派考法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及其历史价值史料三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利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他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民本思想。2.据史料二出处可知史料反映了春秋时期道家的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社会。3.史料三信息“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说明孟子主张农商平等;“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说明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史料主要体现了不同学派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提示:(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2)政治理想: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根据史料三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提示:(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3)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变式训练】“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能独断者,故可以王天下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护君主至尊地位的理论,属于法家思想。C项强调君主权力的思想与该观点同属于一个学派,故答案为C项。A项属于墨家思想,B项属于儒家思想,D项属于道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史论归纳]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考点二汉代儒学2.内容(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___________”学说。(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___________”。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思维导图】董仲舒的新儒学知识点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汉武帝为确立儒家正统地位采取的措施(1)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易错易误】“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考法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特点解析据题干可知,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选B项。董仲舒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故A项错误;题干的话题并没有涉及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题中也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汉代儒学★抓关键“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体现了对原始民本思想的背离。★定方法解答“说明”和“表明”类设问的题目,除了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外,还要注意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清是否只是获取历史结论,还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需要回答历史结论或者迁移史实论证历史结论。【变式训练】(2019·苏锡常镇四市模拟)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解析“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没有涉及到道家、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君权神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