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东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阶段达标检测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山东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阶段达标检测2.doc

2013山东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阶段达标检测2.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年高考浙江卷)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eq\f(3+i,1-i)=()A.1-2iB.2-iC.2+iD.1+2i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分母实数化.eq\f(3+i,1-i)=eq\f((3+i)(1+i),(1-i)(1+i))=eq\f(2+4i,2)=1+2i.答案:D2.(2012年高考江西卷)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A.5B.4C.3D.2解析:利用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确定集合.当x=-1,y=0时,z=x+y=-1;当x=1,y=0时,z=x+y=1;当x=-1,y=2时,z=x+y=1;当x=1,y=2时,z=x+y=3,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集合{z|z=x+y,x∈A,y∈B}={-1,1,3},即元素个数为3.答案:C3.(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A.y=ln(x+2)B.y=-eq\r(x+1)C.y=(eq\f(1,2))xD.y=x+eq\f(1,x)解析: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同增异减求解.对于A选项,可看成由函数y=lnu,u=x+2复合而成,由于两函数都为增函数,单调性相同,所以函数y=ln(x+2)在(-2,+∞)上为增函数.B、C均为减函数.对于D选项,y=x+eq\f(1,x)在(-∞,-1),(1,+∞)上为增函数.答案:A4.在空间中,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α,b∥a,则b∥αB.若a∥α,b∥α,aβ,bβ,则β∥αC.若α∥β,b∥α,则b∥βD.若α∥β,aα,则a∥β解析:A中,由条件可以推出b∥α或bα;B中,由条件可以推出β∥α或α与β相交;C中,由条件可以推出b∥β或bβ.D正确.答案:D5.(2012年高考陕西卷)设向量a=(1,cosθ)与b=(-1,2cosθ)垂直,则cos2θ等于()A.eq\f(\r(2),2)B.eq\f(1,2)C.0D.-1解析:利用向量垂直及倍角公式求解.a=(1,cosθ),b=(-1,2cosθ).∵a⊥b,∴a·b=-1+2cos2θ=0,∴cos2θ=eq\f(1,2),∴cos2θ=2cos2θ-1=1-1=0.答案:C6.(201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当输入x的值为-25时,输出x的值为()A.-1B.1C.3D.9解析:按照循环条件,逐次求解判断.当x=-25时,|x|>1,所以x=eq\r(25)-1=4>1,x=eq\r(4)-1=1>1不成立,所以输出x=2×1+1=3.答案:C7.(2012年高考浙江卷)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1cm3B.2cm3C.3cm3D.6cm3解析:关键是正确识图,还原出三棱锥.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有三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如图所示.三棱锥的底面三角形中直角边长分别为1,2,高为3,故V=eq\f(1,3)S底·h=eq\f(1,3)×eq\f(1,2)×1×2×3=1(cm3).答案:A8.(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A,B两点,|AB|=4eq\r(3),则C的实轴长为()A.eq\r(2)B.2eq\r(2)C.4D.8解析: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方程组求解.设C:eq\f(x2,a2)-eq\f(y2,a2)=1.∵抛物线y2=16x的准线为x=-4,联立eq\f(x2,a2)-eq\f(y2,a2)=1和x=-4得A(-4,eq\r(16-a2)),B(-4,-eq\r(16-a2)),∴|AB|=2eq\r(16-a2)=4eq\r(3),∴a=2,∴2a=4.∴C的实轴长为4.答案:C9.(2012年高考安徽卷)6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行交换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已知6位同学之间共进行了13次交换,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A.1或3B.1或4C.2或3D.2或4解析:利用排列、组合知识求解.设6位同学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