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瘤疗效评价新标准RECIST11.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体瘤疗效评价新标准RECIST11.ppt

实体瘤疗效评价新标准RECIST1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WHO疗效评价标准(1979年)WHO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RECIST标准的诞生RECIST标准(2000)RECIST标准的优点1)创建RECIST标准的理论基础:–肿瘤直径的变化较双径乘积的变化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2)RECIST标准较WHO标准的优点:–更科学的理论基础;–简化测量步骤;–减少误差;–重复效果更好.肿瘤病灶的定义不可测量病灶目标病灶(targetlesions)和非目标病灶的概念对于测量的要求测量肿瘤大小的方法测量肿瘤大小的方法WHO与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比较RECIST—基线肿瘤评价•判断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确定靶病灶和非靶病灶•测量和计算基线肿瘤最长径及最长径之和最长径之和:TargetLesionsSumofLongestDiameter(ShishKabob)肿瘤疗效评价-靶病灶•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疾病稳定(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疾病进展(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注:如仅一个靶病灶的最长径增大≥20%,而记录到的所有靶病灶的最长径之和增大未达20%,则不应评价为“PD”。肿瘤疗效评价-非靶病灶•完全缓解(CR)–非靶病灶消失,肿瘤标记物正常。•未达完全缓解(PR)/稳定(SD)–非靶病灶减少,但一个或多个非靶病灶存在;和/或肿瘤标记物高于正常;如病灶减少、但肿瘤标记物不正常,可判断为SD。•疾病进展(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非靶病灶明显进展。总体疗效评价(OverallResponse)评价依据:根据靶病灶、非靶病灶的变化情况和有无出现新病灶来判定。靶病灶非靶病灶新病灶总体评价CRCRNoCRCRPR/SDNoPRPRnon-PDNoPRSDnon-PDNoSDPDanyYes/NoPDanyPDYes/NoPDanyanyYesPD疗效的确认:(ConfirmationOfResponse)•在首要指标为有效率的临床试验中尤其重要•评价为CR或PR的患者必须在至少4周后重复评价确认•评价为SD的患者应在方案规定的间隔时间后重复评价确认(一般不低于6-8周)与生存相关的疗效指标•总缓解期(Durationofoverallresponse):–从第一次出现CR或PR,到第一次诊断PD或复发的时间•稳定持续时间–从治疗开始到评价为疾病进展的时间•肿瘤进展时间(TTP)–从治疗开始到肿瘤出现进展之间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从入组开始到肿瘤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RECIST1.1RECIST1.1发表于2009年欧洲癌症杂志RECIST1.1更新之处可测量靶病灶数目的更新疾病进展定义(一)疾病进展定义(二)新影像学技术价值(一)新影像学技术价值(二)有病理意义淋巴结疗效评估疗效确认的必要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