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导学案(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3).doc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1直角三角形(1)学习目标:1.能准确说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2.知道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的含义,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体验举出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的例子。3.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拓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培养思维能力。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本第16-18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下面任务:1.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本节课的情境采用复习问题引入,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命题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结论是。2.“对顶角相等”是(填“真”.“假”)命题;“我们是小学生”是命题。3.把“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4.如图,△ABC是Rt△,根据勾股定理可得:二:自主学习:1、发现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中的条件和结论是互换的。通过几对数学和生活中的命题,观察这些成对命题的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以得到互逆命题的概念。强调:互逆命题是相对两个命题而言的,单独一个命题称不上互逆命题。一个命题是真,它的逆命题可能是真,可能是假。三、师生探究: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1.初三(6)班有62位同学;2.等边对等角;3.对顶角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5.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互逆定理自学课本P18的想一想,明白什么叫互逆定理。四、学生练习:找出下列定理有哪些存在逆定理,并把它找出来。1.矩形是平行四边形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如果x>y,则x2>y2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5.对顶角相等四:随堂练习:1.在△ABC中,若三边a,b,c满足a+b=25,a—b=7和c=5,求最大边上的高。2.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正确的是()A.直角都相等B.直角三角形中没有钝角C.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ab是正数D.如果a.b都不能被3整除,那么ab不能被3整除3.在四边形ABCD中,∠B=90°AB=3,BC=,CD=12,DA=13,求点C到AD的距离。五、归纳总结: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要体现一下几点:1、勾股定理及其证明2、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其证明3、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六、拓展延伸:1、已知: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且CD=AD×BD。求证△ABC时直角三角形。2、.已知△ABC三边长为BC=4cm,AC=5cm,AB=cm,则BC边上的中线长为___3、.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另一条直角边的3倍,斜边长为10cm,求它的面积。4、如图,已知△ABC,AB=BC,∠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和CF。⑴求证:AE=CF⑵若∠CAE=30°,求∠EFC的度数。七、作业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设周长为x,当x=__________时,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ABC中,AB=15,BC=13,高BD=1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3.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周长为2+,则其面积是_______。4.已知:如图,△ABC中,CE是高,D是AB的中点,∠B=45°,求证:AC=2(A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