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心理学社会知觉讲义一、感知过程感知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要素: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映。(一)感知选择人们对客观事物并不是全面接受,而只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兴趣、身份、情绪等的不同,有选择地知觉其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们首先感知那些能够有助于满足他们需求的刺激以及过去曾为他们带来益处的刺激,而忽视那些给他们造成轻微不快的事物,可是对于非常危险的事件也是重视的。(23名经理阅读一份钢铁厂的材料)1.外部因素(1)大小(2)强度(3)对比(4)活动程度(5)重复(6)新颖性2.内部因素(1)需要(2)个性(二)感知组织1.连续性2.接近性3.封闭性4.相似性(三)感知解释环境刺激二、社会知觉(一)概念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直觉判断和初步认识的过程。1。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为知觉者提供有意义的体验的过程。2。我们都是以个人认为对世界的真实的看法来描绘世界的。3。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服从知觉的一般规律,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衡常性的特征,但它更强调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包括态度、需要、愿望等。(二)知觉着、被知觉者和情景因素1。知觉者洞察和知觉别人的个体。知觉者的个人特征直接决定着对知觉对象的正确认识。以自我为原则态度、个性、动机、兴趣、过去的经验和期望等。一朵花:商人;植物学家;诗人2。被知觉者被观察的目标或对象。他们的特征也影响社会知觉的正确性,像他们的地位、范畴、类别以及外显特征等。3。情景因素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人际环境人际层次三、社会知觉的种类(一)对他人的知觉是指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心理活动的过程1。面部表情2。目光的接触3。身段表情4。言语表情(二)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情感交流的过程。它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1。客观因素人际关系对自身价值的大小和社会作用的优劣;人际关系发生时的情景。下眼皮厚2。主观因素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和个性特征等:门缝里看人狗眼看人低(三)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角色是在涉及到他人的社会活动中社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1。角色构成(1)角色认知应该(2)角色行为(3)角色期望希望和寄托(4)角色评价2。影响因素(1)对角色认知的影响客观的自我评价;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环境(2)对角色行为的影响角色认知程度;角色扮演者的个性特征(3)对角色期望的影响角色职务性质;对角色扮演者的认知(4)对角色评价的影响角色行为和期望的差距;纵向和横向的比较3。角色知觉的实践过程(1)寻求明确的自我形象(2)调整角色行为(3)检验角色,最终形成角色认知(四)自我知觉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1。内容(1)物质自我(2)社会自我(3)精神自我智慧、能量、道德水平上进心和道德感3。途径(1)以人为镜(2)以人之长补己之短(3)通过社会比较(4)自我分析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做出对其全面的评价。热情——冷酷的品质起着晕轮作用晕轮效应在评价职工工作表现时常起很大作用(1)管理人员可能选用一种品质作为基础来判断工人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如果某人全年无一次旷工、迟到行为,那么,很可能由此就会认为他的生产率也高,工作质量也好,工作勤勉。(2)管理人员评价工人时往往把某些品质联系起来。例如,可能认为进取心强的人必然精力充沛,能控制别人,必有成就;待人友好的人,必然是热情的、慷慨的,且富有幽默感。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的解释。当两类不同的社会知觉的信息连续地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相信第一印象;当两类信息不连续,隔一段时间传送第二类信息时,第二类信息就成了最新的,最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人们相信最新信息。在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应该把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结合起来对人、对事进行感知。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人、对事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