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乌鸦喝水》教案精选《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十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乌鸦喝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九个字,会写“办、法”两个字。2.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乌鸦的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出示乌鸦图片,揭题。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鸟儿吗?(乌鸦)请看图片上的乌鸦是什么样子的?(全身黑黑的,嘴巴长长的…)2.有没有谁知道乌鸦的故事?(乌鸦反哺、狐狸和乌鸦…)3.那么,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它的名字叫《乌鸦喝水》乌鸦到底喝没喝到水呢?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4.扳书课题。二、师范读课文师:请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边指边听,心里面跟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听老师是怎么读的。三、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师:刚才同学们听了老师读课文,自己也早就想展示展示了,下面我把这个机会让开大家,你能读完后告诉老师,这篇课文写了乌鸦的一件什么事?要求:(1)读准字音,圈划出生字多读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问问同桌或老师。(2)把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自由读后汇报。四、再读课文,认读生字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的过程写出来的,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在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一些新朋友呀?请找出来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认读一下。1.学生认读,教师相机出示小黑板。Wūyākěhēpíng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一个瓶子shíbànfǎjiàn许多石子想出办法水渐渐升高(1)指二三名学生认读。(2)请小老师教读。(3)分男女生读。2.识记生字.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一眼看出彩色粉笔写的是一些新字朋友。(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2)开火车读。(3)讨论: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呢?其中一定有很多小窍门。(4)学生汇报交流。3.重点指导:“喝”和“渴”师:同学们,这些生字中有两个长得特别像,你们说是谁?(喝、渴)是的,我们怎么记住它们呢?生:我用偏旁记,“喝”是口字旁因为在用口喝水;“渴”是三点水,因为口渴的时候很想喝水。师:你的办法很好,大家能不能编个儿歌,这样记得更牢一些。生:喝水要用口(口字旁)渴了要喝水(三点水)4.猜谜语识字:瓦片层层并一起(瓶)水车千斤重(渐)[5.体验识字:“渐渐”是什么意思?学生尝试从凳子上站着起来,并让学生用“渐渐”试说一句话。6.检验认字情况。师:老师把这些字的拼音擦了,你还能认识吗?(1)指二三名学生认读。(2)男女生对读。(3)齐读。7.学生扩词练习,给扩词多的学生奖励卡通画片。五、指导写“办”“法”两个字。1.在田字格里找到,仔细观察是怎样写的?2.指名说。3.指导书写,教师示范。4.讲写字要求:做到“三个一”5.学生仿写,同桌交流欣赏。六、再读课文,总结课文。1.我信这次读课文除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外,还应该怎么读呢?(读出感情)学生练读。2.觉得自己读得怎样了?是按你们自己说的要求那样做的吗?3.小组分自然段比赛读。4.学生评一评。5.学生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乌鸦喝水》教案篇2《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获得成功。课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所配图画,色彩鲜明,生动形象1.图画作者采用写意画法,把难看的乌鸦描绘成头大目明的样子,以突出乌鸦聪明可爱的形象,使学生看到图画就喜欢阅读课文。也为学生理解课文描写乌鸦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作了形象的揭示。2.所配彩图把文章的线索勾画得非常清晰。乌鸦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乌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往瓶子里放石子),水位上升。乌鸦喝到水了。三幅图画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二、故事简单,含义深刻这篇文章是利用一个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乌鸦喝水时遇到困难,作者赋予它以人的思维:瓶里水少,瓶口又小,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变的。于是乌鸦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通过这个故事使读者受到启迪,悟出道理:“只要开初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三、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章开始作者用“到处”说明小乌鸦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看见”、“可是”说明喝不到水的原因;第三段重复使用“看见”,说明小乌鸦善于观察,交代解决问题的依据;第四段用“放”、“渐渐”印证“办法”可行。教学本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1.指导学